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尊重,顺应孩子的天性,教而育之,但绝不是顺其自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长辈们说这样的话——“不要紧的,现在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这句话,充分尊重了孩子的天性,给足了孩子充分的自由。但这句话背后,却是对孩子毫无底线的放纵。有时候,因为这样的一句话,让多少孩子在教育的关键期或机遇里错失了成长中必要的营养,致使后天营养不足,没有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如同自然界里的树木,不是每一棵树都是“树大自然直”的,有时候,不约束一下,任其枝丫展开,最终难以成为大材。虽然,将来也是有用的,但也仅仅是被低廉的处理了。
记得有次儿子在南山公园里玩耍。公园的大电视后面有一片竹林,那时,竹笋也正破土。儿子以前在老家有过挖笋的愉快的经历,看到公园里的冒出的竹笋,心里百般闹着要过去用手里玩沙子用的铲子去挖竹笋。当时,也有一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挖笋,老人家还教她的孙女怎样挖笋。
如果说这时,若尊重孩子的爱玩游戏的天性,任他去挖竹笋,那么,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了。因为挖笋就失去了一点公德心了。
我告诉儿子,这是公园的绿化,是每个人都要保护的,不能随便践踏采挖的,而且,旁边还有禁止挖笋的告示牌,我们更应该遵守。那个小朋友的做法会受到公园保安批评的。
儿子那时羡慕着眼前那个小女孩的快乐,有点不情愿的跟我旁边去玩沙子了。
没有要求的放纵生活,固然会快乐,但这种快乐是不可持续的。
儿子这时虽然有点被约束,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但这是他对规则的一种意识上的认知了。
我们都知道,孩子出生后,接受的所有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将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贵在天性的基础上培养人性。
培养人性,就是要让孩子懂得规矩,要有高尚的品德。
一个孩子,一旦发现缺乏公德心,没有了规则意识,表现出足够的自私,甚至以后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对自私约束,而产生了诸如冷漠,阴险,残忍的行为时,将是非常可怕的。
一旦人性有了缺失,无论有多少才华,都是做人的失败,也是教育的失败!
如果孩子缺乏应有的人性,就会很容易游离于社会群体价值观之外,不仅快乐得不到保障,对人格发展也极为不利。
父母之爱子,应为之计深远啊!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面对一个个自然人的时候,我们要在意识里更多给予的不仅仅是对他们天性的尊重,更要关注的是对他们将来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人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