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玩”手机的女人逆袭之路

网络截图

一位宁夏回族农妇,只是个初中文化,在农闲时间”玩”手机,几年时间就摁坏7部手机,用手机写作了百万字,后来被大家称为拇指作家。她还登上了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至今已出版了《溪风絮语》《希望长在泥土里》《农闲笔记》《走出黑眼湾》还有一本与人合作的等五本书。

16岁初中毕业后 ,因为家里种地干旱收成不好,再也上不了学,她只好辍学回家务农。喜欢读书的她,18岁那年第一次去县城,走进新华书店,怀揣着仅有的20元钱,咬牙买了一本宁夏作家张贤亮的中短篇小说精选。

20岁后结婚了,还养育了两个孩子。直到2018年她花了500元买了一部手机,侄儿给她一个QQ号,给她取个网名叫溪风,从此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她欣赏着网友的文字,与网友交流,后来她开始在QQ空间写说说。平时干农活,一有功夫就用手机写点文字,从几十字写到几百字到几千字的散文随笔。当时家里人还不理解,说她天天写这些东西能变成钱吗?还能改变农民身份不成?她不分辩,仍然坚持着。她的文字记录着身边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还有全村从黑眼湾搬迁到现在的地方,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因为怕手机没流量,开始每天不敢多写,热心的网友知道后连续三年每年给她充了一千元话费。手机写坏了,两个月没发文字,有网友知道后给她寄来两个手机,还有些网友给她寄来各种书籍,在这些热心网友的支持鼓励下,她终于坚持了下来。后来她写的文章《我们苦中作乐的生活》等四篇文章在网友帮助下发表在《黄河文学》杂志上,获得930元的稿费,这自然让她感到写作的价值,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两年后还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溪风絮语》。后来登上了《我是演说家》的电视舞台,成了网红,并被当选为人大代表。最近又出版了《走出黑眼湾》,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目前她正在创作自传体长篇小说《山水路迢迢》。

网络截图

她的名字叫马慧娟,她的人生故事是个传奇,鼓舞了很多人。阅读写作改变了她的命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到走进人民大会堂。当我从同样是以写作改变命运的齐帆齐老师文章里知道马慧娟的故事后,我上网搜了马慧娟老师的文章和她在《我是演说家》的视频,我觉得她真的很不简单,在电视上她两次上《我是演说家》,她侃侃而谈,很有口才。(也许是先写了稿子再背下来的。)但那份从容和自信,你决想不到一个农民能面对那么多人而不紧张。我觉得写作的人如果是个口才极好的人,她拿起笔写作一般都会写的很好,这其实也是天赋,发挥出来就能走上写作之路。说真的,很多人并不想成为作家,就像马慧娟说的她从小也没有作家梦,但是她在QQ空间写的文字被许多网友点赞鼓励,说明她初中时的作文还是有基础的,然后她能坚持写作,也就成就了自己,从一个普通的农民而成为一个网红作家。

写作这条路,我相信很多人都在走,有人想当作家,有人只是喜欢而已,那些想当作家的未必能成作家,而仅仅是喜欢写文字的人,写着写着就写成了作家。我们如果把目标设在那里,也许我们坚持了一年两年,看不到结果就会坚持不下去。而仅仅是喜欢,她会因为喜欢去做,反而越做越喜欢,反而在坚持中走近了目标。你喜欢写作吗?如果喜欢就动手吧?不要去想我写这些有用吗?我能成为作家吗?我写这些能变现吗?我能通过写作赚钱吗?其实不要去想这些,如果你真的喜欢写文字,坚持写下去,也不要去讲究什么章法,写就是了。当然在写的同时,多读书是必须的。喜欢的事就去做,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你会走的更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