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善待自己的方式不同
最近常有熟人对我建议说:“你要多买点衣服,去化妆,去保养,多爱自己,多出去和朋友聚会”,因为鄙人对以上事情都并不热爱,我的每天看来几乎都是在单位——家——孩子的学校三点一线的穿梭,在年轻的姑娘们看起来,一定觉得是贫乏之至,偶尔带娃去旅游或者是周末的周边游走,大家也不会觉得我是因为热爱生活与风景,而仅是因为觉得我是为了带孩子,为孩子付出很多。
但是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我也无意对每个人解释,对于多买衣服和化妆之类,我在二十年前的十六岁至十年前的二十六岁期间,已经体验了十年,那时候的我也会追逐这一系列对于外表的关注,并且也热爱和朋友出去聚会,K歌和蹦迪之类看来似乎比较时尚的活动,每周不出去嗨个几次是浑身不舒服,就算玩一整晚,第二天上班照样神采奕奕,还有精神坚持健身。
然而越往后面长,人似乎变得懒散、平淡甚至不修边幅,因为人到中年以后,感觉那些活动似乎很耗费精力,而且爱惜自己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周末,我更喜欢悠闲地睡一个懒觉,带着孩子四处看看风景,走走停停;我更喜欢找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捧一本书,品一杯茶呆一下午;我更喜欢和爱人散散步,平和地聊聊天;我不再对华服、包包、瘦身、美容感兴趣,也不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找挚友倒垃圾,反而是朋友们经常找我倾诉之后感到释怀,我感觉心境日益平和与强大,对朋友,或者说对任何人的需要都没有那么急切,也不再依赖别人,相比之下,这个状态更加令我幸福与满足!
对以上的种种,我只能说每个人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家庭的各个不同时期,需要的满足也不同,所以无所谓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这样的认识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们给孩子起到榜样的时候,那就是——我坚持我的选择,但是我也尊重你的观点,虽然我不认同,但我能够表示理解,这样的态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慢慢领会。
喷子们也许会说:“瞧,你的全部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咱能不要这么狭隘吗?与其为孩子付出,倒不如说孩子让我更懂得享受生活,带给我更美好的人生,在陪伴孩子的日日夜夜里,我们付出的并不只是时间,我们获得更多的成长,夫妻之间的包容,以及处理矛盾的成熟,都远非年轻时候可比,而我更享受孩子湿润像玫瑰花一样的嘴唇在我脸上柔软而充满爱意的亲吻,内在的满足让我更加淡定地热爱生活,而在孩子慢慢长大,我学会放手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怎样才是真正的爱自己,我不再像年轻时候把金钱看得那么重要,放弃了存钱买大房子,换好车的想法,更不会追求锦衣华服,除去周末的走走看看,我更想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我对内心有了更深切的审视,相比身体的曼妙曲线,我对K线图的起起落落更有兴趣,相比各大商场打折时的买买买,我更喜欢角逐世界杯那些激情燃烧夜晚的买买买,相比去斑、除皱,我更想多背几个单词与研究一下育儿心得。有更长的假期时,我会和先生带着女儿出去开阔视野,看看高山、河流、大海、荒漠,明白了人生中除了外在的享受,还有内心的丰盈,在经济有限的时候,我会先照顾自己大脑的需求,和心灵的满足。
而我慢慢地发现,在我年轻时和你们一样过分追求外在的时候,我并没有获得内心的快乐,也并没有达到家庭的和谐;当我更加审视自己的内心,获得生命更加强大的力量的时候,生活反而宁静和谐,当下的幸福指数也是最高的。 当然,我也无意于批判别人对于外表的追求,就像你没有义务透过我不加修饰的外表来探究我的内心,我也没有义务要透过你讲究的外表来认同你的观点!
人间万象,总有人的爱好是美于人前,也总有人更在意深藏内心的幸福,甲之蜜糖,乙之无味,你所认为的追求,在我看来是束缚,而我所追求的东西,在你看来是矫情,如果没有这些不同,世间之人都成了一样外表一样灵魂的人,又是多么无趣。
所以,我们在大千世界总有不同的背景观念与生活具像,但尊重而不认同,旁观而不评价,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情商要求,也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和而不同的交际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