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看到一篇文章《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回味不久,刚刚又看到一篇《突破舒适度,才能到达更高的地方》。
对舒适度这个词我还是有体验的。在爸爸总批评我做事没有毅力的时候,我苦苦为自己辩解,总算有了辩词与证据。起码有两件事情我坚持得很好,绘画和跳舞。
甚至于,我并没有很努力得在坚持,我一直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看到一件东西想画,听到音乐想跳。当然也有把绘画跳舞做任务的时候,确实有些不好受。美术高考的时候,一日连着一日,一张接着一张,做不到享受。晚会前接到出节目任务时,强迫自己在短时间内记忆动作队形,还要在台前担惊受怕,确实也不好受。每到这时候,就开始任性得质问自己,做喜欢的事情难道不应该一直舒服而愉快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做事都讲究付出、回报,当我付出热情,自然也渴求回报,回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别人的回应,那我就必须展示。绘画和跳舞都让我体验了“台上”“台下”的落差,这也是“不舒适”的来源。
舒适度未尝不是有规律,有节奏的。没有变化的直线没有什么美感,生活像音乐一般才会尽兴。想直线一样的舒适度自然难以愉悦心情,张弛有度才能产生令人愉悦的舒适度。
饮料瓶中的饮料从来不会装满,常常有一两厘米的距离,也许这是饮料瓶的舒适度。太满太空,都不会舒适,况且喝了今天的一瓶茶,明天还要给自己备好一瓶咖啡。
这几天充实忙碌一些,或许明天应该放松一些。我们要的舒适度,并非一直轻松坦荡,而是该像长跑一样,在一个让你舒服的节奏中,感受汗水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