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的时间颗粒

泛泛的计划,等于没计划。

公司里,每天早会有工作安排,晚上有工作总结,但很多人仍然把工作拖到了下班前。即使有工作计划,不到deadline的时候,还是会一拖再拖。

回家前,想着晚上要收拾家,想着歇一会就干,但自从进门后躺在床上,拿出了手机,就再也不想起身。

这样的计划,有什么用?

除了让你一遍遍的陷入“我没做到”的负面循环中,起不到什么正向的意义。

而在日常生活中,会给自己订立计划,会给自己设定每日目标的人,却都有志向和目标,不愿颓废在当下的生活中。

有改变的热情,有努力的计划,为什么你却做不到?

计划不细致,等于没计划。

你必须把计划,设定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么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

尤其是时间计划,越成功的人,越会在乎自己的时间颗粒。

1、时间颗粒的馈赠

每个目标,你会留给自己多少时间?

现如今的多数人,都是以半天来计算的。

比如周日在家,收拾收拾家,只要上午能把家打扫完,就已经算是胜利。

但这样的目标,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时间浪费。

·没有开始时间的约束,你可能赖在床上看手机,看到11点才起身干活。

·没有完成时间的约束,你在过程中,会时不时被别的事情而分心,因为没有目标而无法全力投入。

·即使有个宽泛的目标,上午做完,也根本不会给你任何紧迫感。因为你的内心清楚,如果全力去做,你只需要20分钟就能搞定。而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上午的时间,无非也就是把剩下的时间,留给了拖延和磨蹭。

如此目标,无法让你的生活高效。

工作上、学习上,也有很多人,把自己的任务用小时来划分。

这样的时间颗粒,杂质太多!

一项工作任务,也许你半个小时就完成了。而计划中给自己留了一个小时。那剩下的半个小时,你会怎样?无非是浪费在刷手机、闲聊上面。

虽然,忙碌之中,也一定需要休息。但多数人,在给自己订立的计划之中,就已经预留了大量的休息时间。

休息是休息,多出的任务时间也是休息,最终结果就是休息时间远超过计划,真正用来学习、用来奋斗的时间,却寥寥无几。安慰自己奋斗过了、都完成了,最终却是一无所获。

能30分钟做完的事情,不要定成1个小时。

能15分钟做完的事情,不要定成30分钟。

你需要不断把自己的时间颗粒提纯,不仅是剔除无效的时间浪费,更要提高自身的任务效率。


2、时间颗粒串

不仅要将自己的时间颗粒提纯,更要把不同的时间颗粒,有序安排在一条时间线上。

当你完成一个任务,却又没有下一个任务安排的时候,多数人就会陷入无事可做的状态。

即使去找寻新的任务,往往也效率极低。

因为人在安排任务,与完成任务时,所开启的不是同一片脑域。

从做什么,变成思考做什么的状态,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

如果在早晨或是前一天晚上,抽出一个时间,把第二天的任务安排妥当,只需要花费少量的时间。

但在完成任务后,再去思考做什么,或是等待新的任务出现,就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使自己的效率变得极低。


3、时时都是deadline

当时间颗粒摆在眼前,尤其是纯度很高的时间粒度,你将没有时间再拖延。因为deadline近在眼前。

即使是略有拖延的人,也往往会因为deadline的出现而暂时振作起来。

就像放假在家,学生可能一天也不做一张试卷。

但在考试的时候,几点做英语试卷,几点做数学试卷,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收卷时间,学生自然也没有拖延的机会。

而放假的时候,如果老师把作业一股脑的布置下来,大多数学生都会选则浪玩一个假期,最后几天才匆匆熬夜补作业。

但如果老师隔3天检查一次作业完成情况,人们就无法再进行拖延。

别人的监督如此,自己对自己的监督也是如此。

我们给自己订立的目标越细致,时间颗粒纯度越高,我们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上升。

即使,我们会因为监督者是自己,时而有所松懈,时而想偷懒,让自己饶过自己一回。

但即便如此,在我们有动力、有拼劲的状态下,却还可以比曾经的状态,保持更高的效率。

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够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但至少在我们还热泪盈眶的时候,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犹豫该做点什么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