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孩子回来过暑假,迎接他的时候,心里那种兴奋、愉悦和满足,用语言都难以形容。可是,等假期结束,等他快离开家的时候,都是一种难忍的煎熬。分别时的不舍、挂念和伤感,哪怕是对不敏感的人,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考验。
虽然每次视频的时候,如同人在眼前,可以自由沟通,可是终究不同于就在身边。毕竟是远离故土,隔着遥远的空间,触摸不到他的脸和手。也许“看得见”是不够的,还要“摸得着”,才最适于表达人们彼此之间的亲密,父母与孩子更是如此。
在我的建议下,每次视频完毕后,大家都要听“同一首歌”,表达身在两地,心却永远在一起。这首歌通常是我来选,比如《真的爱你》、《海阔天空》、《我的未来不是梦》……都是比较应景和励志或感人的,在互相激励的同时,证明我们并没有“分开”。
今天再次为他送行,送给他在路上听的歌,是许巍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整个下午都在单曲循环中度过了,听得泪眼婆娑,心情难以平静……
部分歌词如下——
妈妈坐在门前
哼着花儿与少年
虽事隔多年
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幽暗的时光
那些坚持与慌张
在临别的门前
妈妈望着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想起以前上学,父亲送我,看着每次分开时他的背影,和朱自清所写的感同身受。那一刻,面对生活重担之下,辛勤操劳而又心甘情愿的亲人,内心是五味杂陈和百感交集。既有感恩,又有惭愧,还有某种期待,渴望自己长大后可以改变他们操劳的命运,让生活好过一些。只是长大之后,才发现自己依然是操劳的命运。
还记得那时九月的天空,是多么的蔚蓝和高远!有大朵大朵的棉花一样的白云,在空中自由地飘荡。看着,看着,自己的心,不由地也渴望能和它一起飞到天上去。
那时的生活是清贫艰苦的,可是在某些人眼里,仍然有着来自大自然的,慑人心魄的美丽与悸动。再苦,大家也都活下来了。
苦点没有关系,只要能看到希望,哪怕是非常遥远的希望。
几年前还曾遇到过一位父亲,他的孩子十二岁了。他从孩子七岁起,每年带着他开车去外地长途旅游一次。旅途近的有千里,远的好几千里。不带着孩子妈妈,就他们爷俩。按他的说法,一方面是让孩子看看世界有多大,长长见识;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体会一下离开家,同亲人分开的滋味。
这样的短期分别,可以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复杂美好的情感,让他经历思念亲人的痛苦,让他懂得故乡和异乡的区别,让他明白家里讲究的生活与外面将就的生活之间,有着怎样的差距。
他说,七岁以前孩子太小,七岁以后就有了一定的理解力,体力也增强了,可以撑得起旅途的劳顿,也会喜欢上不同的风土民情。
他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家长。
但是我却没有做到,所以为了弥补,才让他去很远的地方求学,去外面辽阔的世界看一看。
因为对别离和思念有了体验,才常常思考这类问题。我认为孩子与父母分开,并不是坏事,而是必然,因为他们必须学会走自己的路,必须敢于独自面对风雨,必须去寻找和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
有一些父母,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他们这种能力我不具备,也不羡慕和遗憾。他们,不但为孩子策划升学,工作,婚姻,连孩子的孩子过怎样的人生,都恨不得都承包起来。
但是,这些父母伸向孩子的触角,未免太长了一些。这很不好,也是违背孩子天性的,甚至有悖于天理。为什么要在孩子的生活舞台上,添加太多来自父母的意志?要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嗜好,并与相父母冲突,又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都是让孩子选择退缩和服从。
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定,稳定,稳定!为了安宁顺利地度过一生。“稳定压倒一切”,人生不可冒险!在通常的价值观看来,一个无法预知未来的人生是恐怖的,是不值得过的。
这种思想由来已久,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因为我们的生存过于脆弱。我们没有勇气探索和改变,我们已经习惯于按部就班。
对于那些功成名就者的孩子,怎样选择都可以。但是对于普普通通家庭的孩子,却并非如此。他们不得不去冒一些“险”,来求得改变命运的机遇。
而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角度讲,父母并不是孩子要共同生活一辈子的人,他长大后,要离开原生家庭,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庭,更要有属于自己个人的一切。父母的责任是把他养大,让他受教育,再鼓励他立足于社会。很多年轻人还是要独自去打拼的。
毕竟每个人都要独自走完自己的人生。连你的爱人,也不可能完全与你同步。
那些渴望孩子厮守在身边的家长,是不成熟的家长,是一种老年依赖症患者。这也源自他们观念的陈旧。
我不希望如此。让孩子自己去过自己的人生吧,如果我老了,就要与孤单为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我也不认为,没能和孩子一起生活,就是一种遗憾和不幸福。
只要在远处默默地祝福就够了,连指导都不要。让他拥有原生态的人生吧。
有人可能会认为父母与孩子不生活在一起很残酷,尤其是对逐渐年老力衰的父母而言,更值得怜悯。如果天天能看见孩子,才叫共享天伦之乐。
这样的观念可以改一改了。
只要你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什么是团聚和分离,以及什么是爱,就可以豁然开朗了。真实的团聚不是分分秒秒都在一起,也不是天天都能见面,甚至不是随时都可以见面那种。真正的团聚,是心灵的理解和沟通。有了这种理解和沟通,即使不在身边,也是在一起的。
而分离,是指互不理解和无法沟通。哪怕人就在眼前,天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如果不能理解也没有沟通,那就是隔离状态。因为这和远隔重洋没有区别。
时间无法将人们分开,空间也无法将人们分开,真正将人们分开的,是他们彼此之间没有爱,没有彼此尊重的爱。
爱缩短了一切距离。理解加上爱和尊重,使人们保持了最舒适的距离。可是,亲密无间的话,也是不能长久的。
离得太近和没有界限感,对每个人的自我反而是一种侵犯和破坏。就像烤火一样,保持适当的距离才会感觉温暖舒服,太近会热得受不了,甚至被灼伤,太远又没有温度,感觉不管用。
爱还必须和尊重同行,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必考虑距离,你可以和孩子,永远“在”一起,只要你改变观念。
如果你希望永远和孩子在一起,只要做到理解、沟通和爱与尊重就行了。没有这些,你天天抓着他的手也没有用,他的心早就飞跑了。而做到这些,无论孩子空间上离你有多远,你都不害怕,你知道你们在最高意义上没有分开,并且永远在一起,时时在一起。
以需要赡养或以需要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人生,是不人道的。长大的孩子,就让他尽量百分之百属于自己好了,其实往大说,他还属于社会,还属于这个世界。别让他总是匍匐在你脚下享受庇护,那样,他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量了。
如果人生充满磨难,那就让他亲身去经历好了,他也会因此而刚强和有智慧。
有了这样的想法,分别不再是一种痛苦和忧伤,而是一个美好的希望和瑰丽的梦想。
至于自己本身的未来,也可以是乐观的,一切都在思想观念。无论衰老和疾病有多么不客气,都会孤独而坚定的面对,都会坦然接受最坏的和最后的结果。不喜欢《常回家看看》这首歌,那种肤浅的孝顺形式,那种丧失自我之心的依赖,令人讨厌。何必去要求孩子呢?
要求孩子孝顺,是一种强硬的乞讨行为。但愿新观念之下的老年人,没有那么可怜。
想起了李白的那首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老的时候,就去充分享受孤独,并以孤独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