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乍一看这本书的名字很像卡若的内心os,毕竟喜欢talk的E人有时也需要独处空间,100多年后依然有女性想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哈哈哈。但是书的内容和我预想的不一样,以为会是一本类似《东京八平米》那种记录日常的书,结果发现是探讨女性写作的书。众所周知,我这种学渣只能看下肤浅文学,像这种严肃文学是有阅读障碍的,所以读后感也只能胡言乱语,东拼西凑,但是毛主席说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点点向上也是向上嘛,知足常乐,这段纯纯的水字数,做学渣不容易啊!

这本书探讨了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文学创作的潜能,女性因为地位低,从属于男性,而失去了很多发声的渠道,也没有机会在历史中留下太多痕迹。作者鼓励女性跳出固有的依附于男性的生活现状,从繁锁的家庭事务中解脱出来,写作,思考一些更宏大的事情,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但是要如何做到呢?要有钱和独立的空间,所以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掌握了钱袋子,谁就更有话语权。可是既得利益者是很难主动让渡自己的权利的,那女性如何打破困境呢?好在女性渐渐开始拥有更多工作机会,可以自己赚钱了,这也算一种进步吧,毛主席也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我最欣赏作者的地方在于,她虽然指出女性在文学创作中面临的困境,但并不想要挑起性别对立,而是希望打破性别的障碍,在文学创作中达成一种雌雄同体的状态,男性可以有女性气质,女性也可以有男性气质。她鼓励大家“无论通过什么方法,都能挣到足够的钱,去旅行,去闲着,去思考世界的过去和未来,去看书做梦,去街角闲逛,让思绪的钓线深深沉入街流之中”,记住自己的责任,努力提高自己,追求精神世界。一想到这是一位100多年前的女性对大家的鼓励,会觉得特别感动,仿佛看到一个长者站在远处向你招手,给你加油。

或许我们离消除性别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彻底消除性别意识的那天永远不会来到,至少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努力尝试无限接近它,这也是一种进步吧,能够带着希望努力本身也是一种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