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6 星期二 阴雨
春节将至,忙碌一整年的人们对放假的期待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超市里响起的贺岁歌,大街小巷挂满的红灯笼,购票软件上一趟趟显示“售罄”的返乡列车,渐渐走近的年味儿无时无刻冲击着异乡游子们归家的心。
正如季羡林文章里的描述,”虽然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从南到北,千姿百态,都是中国人的年。
当故乡的烟火气浓了,年味儿,也浓了。
母亲的腊月,儿女的年。
为了我们能在春节吃上一口地道的家乡美食,父母提前许久就开始了忙碌,东奔西走到处张罗最“原生态”的食材。
过年时一桌好菜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就是能不能端得出够“土”的几道硬菜,吃谷物长大的土鸡、野塘里的大鱼、自家园子里刚采的时蔬……不善言辞的父母,把积攒一年的沉甸甸的思念都藏进了食物。剩下的爱则塞满离家的后备箱,通通打包带走。
吃食虽能满足口腹之欲,蕴藏在美食背后的家人间的祝愿和牵挂,或许才是新春佳节最大的怀念。
年味里,始终有家人间的牵挂和我们不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