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师其实遭遇了三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教师被期望的身份和责任与个体职业认知存在极大的差异。
第二个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与真实的学生存在有着极大的差异。
第三个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化表现与真正的专业化要求有极大的差异。
首先,教师被期望的身份和责任有哪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是对我们所有教师一个明确的基本要求。党和国家层面上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包括教书育人、示范榜样、知识引领、人格影响……那么我们个体的认知是不是这样?
我们所有做老师的同行们,包括我在内,扪心自问一下,当初是觉得我应该做这样的老师,才做老师的吗?还是因为有其他的缘故?做了老师之后,我是不是觉得做老师这个职业很光荣,我应该付出我所有的一切的去做好?可能也未必。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与真实的学生存在之间它的差异性在哪里?
学生的要求很简单,他只要:一、能够被关注;二、能够被理解;三、能够被尊重;四、能够被认同。这就是学生真实的存在。
当他能够得到这些之后,他的问题就消减掉了一半,这个和成绩、和他获不获奖都没有关系。而我们老师对孩子们的认知,可能并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第三,教师的专业化表现与真正的专业化要求有哪些差异?
我们可以概括教师的专业化为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生活还有专业精神。把它具象化一些:
对学生永远带着敬畏之心;
始终把关注学生放在首位;
清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能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面对今天的教育,我们的老师要想清楚学生需要我们什么帮助,我们应该主动地去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说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能够解决问题,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创设一切的情境,让学生的经验扩大。我在边上我能够知道他的问题在哪里,并且我能够提供另外一个支架告诉他们我怎么帮助你解决问题。
教育是让人从本质上得到改变
今天有两个词非常热,一个是“内卷”,一个是“未来不确定”。
当我们自己没有改变应有的条件,在无限制地复制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应该走到哪里去。
职业人当中现在有一个困惑,青年人现在频频跳槽,在事业单位的还好,在企业里面他如果有一年不跳槽,人家就说:你居然待了一年了都没跳槽。青年人频频跳槽是跟他的压力、和他的焦虑是有关系的。
反过来我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没有目标、没有远见的一种做法。因为他对自己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面对很多的问题时,没有一种东西去支持他解决。
我觉得今天我们的教育要想办法去改变这些影响人的环节:
第一个我们要关注今天所给予他的教育的情绪,就是我们讲到的环境,环境是能够和他的情绪关联起来的,从这种情绪去影响他的认知,从这种认知的改变形成他的兴趣,从兴趣再到一种理性的培育,再能够进入到他真实的情感和他的价值观。逻辑是这样的。
我很期望在座的青年人跟我一起来思考:我们给他的环境是什么,这种环境和他的情绪之间的关系,这种情绪和认知的关系,而认知和兴趣的关系,兴趣和理性养成的关系,理性养成和他的情感及价值取向的关系……这些也许是我们要去研究的教育的内在规律,而并不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零碎的教学技能和做法,去提高教学的效率。
归根到底,教育是让人得到改变,是和他的成长性是有关系的。人是系统的人,我们今天的教育如果给了太多的碎片化的断点的所谓的机械的支持之后,并没有改变他本质的东西,所以他碰到新的问题依然不知所措。
有质量的学校、学生、教师什么样
我最后讲衡量有质量的学校的标准,有这么几个:
让人流连忘返,是你毕业多年,甚至一生还在怀念的地方……
你所学的东西,使你受用一辈子,那不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是思维、情感、态度以及心理稳定性……
把教育视为科学,对专业的尊重、爱护,对人才的保护,对学术的敬畏……
能把这样的文化传承下来,不因管理者变化而变化……
衡量有质量的学生的标准:
不是看你十几岁的时候你会什么,读过什么书,写过什么文章,得过哪些奖,考上什么学校,而是要看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甚至七八十岁时,你还会什么,是否还在读书,是否还在思考,是否还能体现优质教育除了给予你良好职业和薪水之外的其他东西——视读书为终身习惯!
具有良好公民的基本品质,尤其具有理性精神,对欲望能有节制,不以他人的生活状态为自我生活的标准,知道该怎么选择,怎么判断,怎么舍取——视有教养为终身标识!
一辈子有信念,有追求,一辈子为书写大写的人作努力——视有理想为终身境界!
那老师们呢?
蔡元培在1915年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100年过去了,这样的话今天依然对我们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