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尝试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尊重她的独立自主,尽量平和耐心地对待她的各种不良习惯,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场景一,我从四点多开始做饭,两个小时的忙碌把饭菜都备齐上桌,小朋友在忘我地看动画片,一请不理,二请不来,终于忍不住发火,乖乖关了电视上桌吃饭。
场景二,晚十点半,爸爸回家见小朋友还没睡觉,问怎么回事,小朋友满脸委屈地说,都是妈妈让我先把东西收拾好再睡觉,我还没收完就不让我睡。再次忍不住发火:“你怎么不跟你爸爸说我是从几点开始让你收拾的?七点就叫你收,你磨蹭到现在还没收完,好意思怪我!”
场景三,练钢琴,各种磨蹭加小动作,发现我在关注她,立刻把之前已经弹得很熟的曲子再弹一遍;没盯着她,就开始一通乱弹,对新学的有点难度的曲子迟迟不愿意开始练习。几次劝说无效,吼上一通,乖乖地练习新曲目了。
看!发火、吼叫甚至打骂、惩罚,永远是家长们最容易,最有效的管教方式。
我现在还记得,筱妞刚上幼儿园时,我第一次被幼儿园的老师称呼“家长”,当时竟然很不习惯。不知道新手爸妈们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体验。什么是“家长”呢?父母通常又被成为家长,尤其在学校教育的语境下,家长是和老师相对应的一种称谓,这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然而“家长”这个词的原意却和今天的意思大相径庭。
《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 毛 传:“主,家长也。” 孔颖达疏:“《坊记》云:家无二主,主是一家之尊,故知‘主,家长’也。” 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旧称一家之主;现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也就是说,“家长”这个词现在基本上与“监护人”同义,但在其原意中却包含了权威、权力、管理、尊卑之别等等含义。所以,今天父母们被称呼为“家长”时,也不由自主地给了自己“我强你弱”,“我能你不能”,“我是权威”,“我说了算”等等暗示。
在这样的暗示下,父母很难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以耐心的沟通来了解孩子,以换位思考来理解孩子。如果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的话,一顿打骂是最简单直接能解决问题的。但每一次发火、吼叫之后,都会看到小朋友一脸茫然,或者惊慌失措的样子。
做父母也许可以不费劲,但要做智慧的父母却没有捷径可走。
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难题,我们可能会彻夜思考,找人头脑风暴,用脑图等工具梳理思路,然后制定计划,再落地执行,过程中还要把控方向,激励下属,定指标。
那教育孩子呢?真要想做好,一点不比工作轻松。
首先,理解孩子当下的状态。比如,该吃饭了,但孩子看书或者看动画片正入迷,这时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事情比继续看下去更重要,因而无论什么样的催促劝告,可能都是无效的;
其次,接受孩子的这个状态,并想办法解决。在认同孩子全情投入的前提下,告诉他们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规定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例如,跟孩子说,我已经饿了,我要先吃饭了,你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来吃。如果后续有别的安排,可以告诉孩子必须在什么时间内吃完饭并收拾完餐具,并且严格执行;如果没有别的安排,大可在孩子吃完后再收拾餐具;
第三,了解改变需要时间。如果孩子有几次因此而不能好好吃饭,他们就会慢慢地做出改变,不过,彻底的改变需要时间,并且,期间还可能出现反复。孩子很擅长的一件事情就是刺探父母的底线,看看父母是不是“来真的”。第一次被告知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吃完饭时,他们可能并不会理会这个时间限制,一方面跟年纪小,时间观念不强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在测试父母的底线。而如果父母坚决执行规则,让他们因为看动画片而错过了一次晚餐,他们可能会连续好多天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但过一段儿很可能故技重施,也许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也许是想看看父母还会不会坚持。
可惜的是,真的会有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刺探下露出出底牌,根本无法按原则做事,甚至又再度回归到暴力教育的循环中。当然,如果父母是这样寻求简单的处理方式,也就没法指望孩子能从中学到正确的方式了。
这的确是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即便是现在,即便我看了一本又一本的教育书籍,即便我已经把正面管教的方式熟记于心,即便我努力地在践行不打骂,不吼叫,不惩罚的“三不”家庭教育法则,很多时候,我的心里仍然有两个声音在互相辩驳:“你是家长,你得教训她!”“你是妈妈,你要爱她,尊重她。”
这时候我会提醒自己,如果我选择的解决方案是轻松易行的,那多半我选错了。因为,做智慧的父母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