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姜:一生嫁三夫,上演卫国“父子共妻”的狗血剧
宣姜,齐僖公之长女,齐襄公、齐桓公的妹妹,第一女诗人庄姜的侄女,卫宣公的夫人。齐卫联姻是春秋传统的“姬姜”大姓联姻,齐国公主的命运,就是通过婚姻,将夫家和娘家结成铁杆政治同盟。作为齐国长公主,宣姜的命运依然如此。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婚姻的佳配是王子配公主。宣姜是长公主,而且倾国倾城,美貌无双。齐国和卫国为加强政治同盟,把齐僖公长女宣姜许配给卫宣公长子、卫国太子伋。
太子伋就是卫宣公与庶母夷姜偷情生的那个儿子急子。当卫国派人下了聘礼,准备迎娶宣姜时,使者回到卫国向卫宣公夸耀宣姜时多么的美貌,多么的漂亮。《诗经.邶风.新台》描写宣姜的美丽是闭月羞花,人间绝色,使荒淫无耻的卫宣公动了邪心。他一面派太子伋出使郑国,一面在现在山东鄄城的黄河北岸建造了一座新台以备迎娶宣姜。他认为年轻时既然敢偷老爹的妾,现在抢儿子的妻又未尝不可呢?于是齐宣公摇身一变成新郎。
宣姜还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当走下花轿的那一刻,却发现新郎不是英俊的白马王子,而是一个糟老头子,从天堂一步踏入地狱。公子伋出使归来,发现心仪的女神出嫁了,但新郎不是他,是他爹。宣姜就从公子伋的“新娘”秒变“后妈”,公子伋也有“新郎”变成“儿子”。齐僖公发现女儿出嫁被掉了包,盛怒之余,想到女婿虽然年纪老了点,但毕竟是一国之君,原来的“兄弟”变“女婿”没有吃多大的亏,自己的地位得到提高。况且卫宣公还有好几个儿子,太子伋也未必能当国君,女儿一步到位也是捷径。
宣姜自嫁卫宣公后,又生了公子寿和公子朔。但面对着卫宣公这个“棺材瓤子”,心有不甘。象她婆婆夷姜一样,又对她过去的新郎、现在的儿子太子伋发生兴趣。
太子敦厚,尚有伦常教化,避而不见。宣姜由爱生怨,由怨生恨,爱的越深恨的越痛。怕太子伋做国君后造到报复,就和小儿子公子朔天天说太子的坏话,要求卫宣公废长立幼。卫宣公默许,就派太子出使齐国,准备在路上让刺客扮强盗杀掉太子。
公子寿是宣姜亲生的大儿子,德行好,有情义,与太子伋关系密切。他把自己母亲和弟弟的阴谋告诉太子伋,让他逃往别国,但太子伋愚忠不听劝阻。公子寿只好以辞行的方式把太子伋灌醉,自己带上他的仪仗替他赴死。
太子伋酒醒后,追到边境见公子寿已经被杀,告诉强盗杀错了人,于是也被杀害。《诗经.邶风.二子同舟》忧伤哀怨地讲述了这个故事。
卫宣公弄巧成拙,一次失去两个儿子,不久郁郁而死。宣姜的二儿子公子朔继位,史称卫惠公。但不得人心,子公子黔牟代替,卫惠公逃亡齐国借兵,赶走黔牟,再次执政。齐国卫保护自己的利益,宣姜的哥哥齐襄公决定把她嫁给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伋的弟弟公子顽(卫昭伯)。这样,宣姜又从公子完的后妈,变成公子完的老婆。《诗经·国风·鄘风·墙有茨》就是讽刺的儿子娶继母这件事;而《诗经·国风·鄘风·君子偕老》虽然描写女子的盛装漂亮,但一句“子之不淑”把所有的赞美都变成讽刺。宣姜无论多美丽,不守妇道,被人所耻。
史书记载,公子顽和宣姜又生三儿二女,这些成年后都很有成就,这就是史书上提到的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尤其是许穆夫人文采不输庄姜,被后世称为“中国第一爱国个女诗人”。如果没有她,卫国不会重建,又延续400年之久。
另外,春秋后期,还有一位宣姜,是卫襄公的夫人,因与公子朝有染,并参与公子朝的叛乱,被卫襄公杀死。她的故事,后章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