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么一刻,突然顿悟!
今天早上翻朋友圈,突然发现大家都不太喜欢发圈了,只向下滑动了几下,就看到了前天的消息。我想我真的老了.....虽然很不想承认。
后来我点开了自己之前的朋友圈,找到了一条发送已久的消息,依稀记得,这天和朋友去爬山起了争执..笑容里透着心酸~也许你会觉得出门游玩起争执蛮正常的,可是真的很影响心情!!而且这种争执,在信奉“和平主义”的新时代好青年身上,我认为他本就不必发生。面对一座海拔100米的山,请问有必要因为上山还是下山而争执吗?
细细思考这个问题,本质在于生活方式不同。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挑战但是又不是太喜欢刺激的人,所以常常我都是在稳的基础上退而求其次;而我另外两个同学,一个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奋斗型;一个是生命在于静止的佛系型。三种人三种看问题的方式,选则自然也不一样。结果怎么样姑且不必想了,反正那天的爬山体验感相当差,一路上无言,在沉默中度过。
即便是在这么尴尬的环境,我们依然还是“一拍即合”达成了默契。成年人的世界,总有人因为顾全大局而放弃廉价的快乐。特别喜欢脱口秀演员赵晓卉的一句话“你们输掉了快乐,赢了大王又怎样”?当兴趣成为了饭碗,当委曲求全成为习惯,当性格被磨平,当快乐在消失,还剩下什么?
从小到大我发现身边的家长经常教导我,你要懂得谦让,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你要有礼貌,让别人觉得你有家教;你不要太秀,你要内敛含蓄,因为枪永远打的是出头的鸟。长大后,这种教育长大下的我变得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察言观色,生怕一个举动变得不够得体,性格磨平了,个性玩丢了,快乐是别人的快乐(高尚吗?我觉得挺可悲!)。一个十岁的孩子在本该活泼的年纪,偏偏要学50岁老大爷玩深沉,装城府!
“有的人用一生寻找童年,有的人一生生活在童年”,我当然属于前者,童年的快乐丢失了,现在在拼命找回,我不希望自己的快乐变得廉价,所以我开始不去刻意讨好,表达真实感受,虽然有时候会被误解,可那又怎样?我的快乐回来了!并且不了解你的人,他的误解真的重要吗?
如果你不快乐,如果你还在迷茫,请试着找回自我,生活中少一些“一拍即合”。我特别怀念小时候,那时候快乐真的很简单:在我想下楼玩的时候,妈妈说的那句“早点回家”。
因为那时候我真的只想下楼玩,刚好妈妈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