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年轻人“搞好关系”

上一篇,我们强调了年轻群体是块大蛋糕。那么,如何才能与他们交好,从而从中得利呢?

(本文仅以宣传环节说明)

随着当代个体观念不断被重视与强调,新生代自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与宣传,加之家庭较高的经济水平作为后盾,他们具备“张扬”的意识与资本。他们更自信,更愿意自我表达。弹幕的兴起就佐证了这一点——年轻的观众们不满足于仅仅做一名静静的旁观者,他们需要发声。

因此,针对年轻群体,以往单向的“推式推广”(一个人/一群人自顾自的说我们的产品好啊这类)将不再有效,“拉式推广”(贴合用户的场景化的宣传)还能引起一定共鸣,然而最佳的推广方式会是让年轻人可以参与的“交互式推广”。在微信朋友圈疯转的多是这类小“游戏”,一来让用户有参与感,二来,游戏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选择会有不同呈现,让不同用户从中感受到“自我”。

同时,在明确知道自我的独特价值外,年轻人也尊重他人的独特价值。因此,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不论对方社会地位的高低,他们都愿意持平等心对待。如果姿态太低或太高,都无法赢得年轻用户的心。

近期某部青春电影的宣发就犯了忌讳。一是宣传团队为票房集体下跪;二是限定观影人群(24岁以上禁止入场,除非穿cos服以证自己心态青春。。。),导致本来打算去看的年轻人和心态年轻的人生生被恶心到了,放弃了观影打算。本来影片质量不错,靠口碑宣传也能带动一波票房,硬是被无脑的宣传行为拖了后腿。

所以,争取年轻用户的正确姿势是:在做好产品的前提下(拥有自己的独特价值),以用户可以参与互动的方式宣传推广,同时宣传物料采用年轻用户乐于接受的素材与用语,既不能端架子,也不能刻意讨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