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就开始

(记新一年级教师适应课程分享)

      大家好,我是翻转学习项目组,一六级部数学教师张姗姗。我代表着背后的这些人来分享一年级适应课程相关内容。今年春季开学不久,李娜主任就在翻转学习项目组会上提出了一年级适应课程的想法和需要,项目组马竞组长极力支持,学校需要的就是项目组要努力的。于是,一年级适应课程再次成为我们每次开例会的必要讨论项。

      上面这张照片是暑期7月12日,翻转学习项目组(7人),课题组(2人),新一年级教师代表(4人)一起来加班的场景,感谢这些人的努力,感谢陈琳部长的关心,一起打造出高品质的适应课程用书。

      一年级一开始就开始,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同时每天都充实、快乐、有意义、有收获。                                          

  适应课程提出


      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同年7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两者都在强调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一年级开展入学适应教育的相关规定及重要性。

      两者强调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的要求。结合我校现实情况,针对“一周集中适应”场景,聚焦“快速建立适应基线”目标,将四大适应能力拆解为可在短期内落地的“核心行为指标”                                          

 适应课程目标


    《小学指导要点》指出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适应为目标,围绕儿童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内容由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三部分组成。可以说适应课程如何做、做成什么样,有怎样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指导要点中均做了说明。

      文件很长,要点也很多,我们要进行文件的整理和内化。依据四大适应(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16个发展目标,39个具体表现,35条教育建议。适应课程经过了一年年的精进和迭代,又结合我校现实需求,最终确定了能聚焦4个适应维度的30节适应课程。

      为什么说经历了一年年的精进和迭代呢?一年级的入学课程我们学校一直都在做,国家没有发布政策之前我们叫习惯课程。习惯课程结合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共计45个课时,融入陈琳部长大阅读团队创作的《八礼童谣》等。政策发布之后,翻转学习项目组老师们依据四大适应一年年不断优化。这一届的适应课程着手很早,也是目前集结成书、非常完善、非常直观,学生活动用书、教师指导用书、新生家长手册配套非常完整的一年级。                             

适应课程设置 



      再来说说适应课程的设置吧。请看上图,在编写的时候,每一课时都有统一的字号和格式,每一个手册都会提前搭建好框架结构,最后达到了学生活动用书和教师指导用书配套使用,每课时都包含完整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部分的教学设计。



      30节课程每一节都是一个好习惯,30节课程每一天都有侧重适应维度,以上是我们根据四大适应和学校生活编排的课程表。

周一,以初遇校园,环境认知启蒙为主题,开启校园初探索,建立集体印象,核心适应维度身心适应+环境认知。

周二,以规礼同行,秩序安全习得为主题,学礼仪、守规则,筑牢校园生活,核心适应维度生活适应+社会适应。

周三,以角色就位,班级责任实践为主题,体验班级角色,明晰责任,核心适应维度生活适应+社会适应。

周四,以智趣启学,学科基础触摸为主题,依据书写、护眼等学科课,开启知识初体验,触摸知识魔法石,激发学习兴趣,并在这里解决了部分学科课时,核心适应维度学习适应。

周五,以校园闯关,适应成果绽放为主题,开展成长挑战之旅,验收适应成果,核心适应维度综合适应+成果展示。

适应课程应用 


    《适应课程学生活动用书适应课程教师指导用书两者课时相同,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学生学习活动后者侧重教师教学指导,两本书配合使用。打开《新生家长手册》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学校课程是怎样的,教育评价是如何进行的,家校共育等方面的内容都会令每一个新生家长清晰明了。

每天6个课时
每课时文件夹包含内容

      30个课时,30个电子版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里都包含本课时的学生用书,教师教案,课程课件,相关视频资源,每个老师拿来都能用,谁都能上课。

      祝福我们的一年级蒸蒸日上,祝福正在进行的一年级新生家长课堂圆满成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