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论“三农”情怀


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涉农干部如何更好地担当作为、在农村创新创业需要哪些品质……笔者在调研采访中,经常听到类似的讨论。在各式各样的答案里,有一个词频频出现:“情怀”。

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从事农业农村相关职业,总与“情怀”有一种天然的契合?这与农业农村工作的本身特点有关。做农业需要耐心,需要“春种秋收”的时间积淀和静心等待,揠苗助长使不得,急功近利要不得;做农业要有韧性,农业有风险,天气变化、市场波动等诸多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收成收入,遭遇挫折是常事,需要越挫越勇的闯劲;做农业要讲良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得饱、吃得好是世间人最质朴的愿望,而农业正是生存所需、健康所系,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根基,所以我们不能忘本,不能不讲良心。此外,做农村工作,总与老百姓打交道,聊得最多的是粮棉油肉蛋奶果菜茶,有些琐碎、有些耗神,更需倾注一片真情,急百姓所急、解群众所需,才能以心换心,顺利推进工作。

  所以,扎根乡土大地,不论是搞创业、谋治理还是促脱贫,还真离不开“情怀”二字。这份情,能让人多分坚持的定力,踏踏实实扎下去,处身困境不退缩;这份情,会提醒我们不忘应有的敬畏,不赚昧良心的黑心钱,不图寅吃卯粮的短效益,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培育可持续的好产业,守好赖以生存的一方净土,护好绿水青山;这份情,能给心中梦想撑一片天,这梦或许是记忆中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或许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梦”,正因情有所寄、心有所向,才更添乐趣美好与前进动力。

  而当我们真正倾注了这些情感,脚下的热土总会不吝回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土地倾注爱,虽然流汗、受累,但一天天看着秧苗渐长,直至满目金黄,其间成就感与获得感,总令人宽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农民倾注爱,淳朴的乡亲也会真诚以待,其间快乐与浓浓人情味,总令人温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LKZ2020阅读 55评论 0 0
  • 疫情肆虐的2020年即将结束,尽管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但数字经济的增长成为全球发展的一大亮点。区块链作为在非信...
    A链财经阅读 178评论 0 0
  • cholv正践录阅读 208评论 0 2
  • 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就是明知艰难险阻也要于万难之中开辟出新的道路。 依然记得10月21日,我们辛苦组建起的市税务局代...
    傅彦臻阅读 164评论 0 1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351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