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秋天,她还在上大学,中秋节到了,宿舍里的姐妹各自有安排,有的和男朋友约会,没有男朋友的则参加低年级的party,她却属例外,没有男朋友可以约会,也没有去跟师弟师妹们一起“疯”,而是跟几个同班同学出去闲逛。
原本以为,跟一群人在一起,就不会孤单,可事实恰好相反,来到齐白石广场,看到来来往往的人,要么是一家三口,要么就是一对对的情侣相携而行,… …或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们在一起谈笑风生,一起翩翩起舞… …
没过多久就觉得了无生趣,便找了个借口,向朋友告别,回到校园,溜进了图书馆。
也许在这样的节日氛围里,没有恋人,没有家人的陪伴,唯有书籍才是最好的伴侣,最起码从图书馆走出来的那一瞬,心里是带着满足感和充实感的。
从图书馆回到宿舍,她接到了他的电话,是从北方的一个城市打来的,电话中聊起各自过节的情况和心情,同样的心情就是:孤单、寂寞!
她半开玩笑地对他说:“落单的人最怕过节,你不知道吗”?
“你说得太好了,我跟好多同事在一起,可是还感觉很孤单!”
“是吗?为什么?”
“因为你不在这里啊!”... …
“哦?”,她若有所思,“我要是能飞就好了。”
“你飞过来吧,我接住你!”他笑笑说。
… …
他虽然不是她心目中的“Mr Right”,但是她接到他的电话依然很高兴,最起码在这时候还有人能想起自己。
挂完电话,她一边喝水,一边想着心事,因为想着心事,喝水的动作就心不在焉:微微抬头,轻轻地抿一小口,继续想着心事,然后再抿一口,再想心事…..如此反反复复,被细心的姐妹看到了,一姐们取笑:“霞子你是在喝水还是在喝酒啊?”
另一姐们:“霞子果真是淑女,连喝水都这么秀气。”然后一个才女又道:“霞子在喝水冲淡思念… …”
她听了微微一笑,喝水冲淡思念… …真的吗?不愧是才女,这样的话语只有她能想得出来.——喝水冲淡思念... ... 真的在思念吗?如果真是,又在思念谁?
想起自己刚刚说过的话“落单的人最怕过节”。
是啊,这句话虽然是讲给别人听的,但是自己心里又何尝不是这样想,正所谓“口乃心之门户”。
自己为什么现在还是落单?为什么过去过节时没有现在这样的孤独感,明明有很多的人陪,却还是孤单?在这个“南校区“等同于”“男校区”的校园,也就是“狼多肉少”的环境里,再差劲的女孩都有人追,更何况自己并不差… …
可又有谁知道,一旦心里装着一个人,其他的人无论有多帅气,有多优秀,即使比他好百倍千倍,她都不会多看一眼,而她心目中的那个人,对她永远只是客气、尊重、不冷不热… …不知道在这样的节日里,他会跟谁一起... ...大概是和师弟师妹们一起“疯”吧。
至于打电话的那一位,他们并没有以情侣的形式相处,而只是朋友,习惯每天准时接他的电话,喜欢跟他聊起天南地北… …有时也会向他说自己的烦恼,向他倒“心灵垃圾”… …而他就像一个绅士,耐心地听着,适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像大哥哥一样,让她感觉很温暖。
其实自己当时并不知道,她对他的依恋,就像一只温水里的青蛙,刚开始并没有察觉,等到水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已经没有力气跳出来了… …
最终那个在电话里听她说“落单的人最怕过节”的人,让她摆脱了孤单,确切说,是让彼此摆脱了“落单”,一方面源于他的执着,一方面,她清晰地认识到,只有跟他在一起,才知道女孩子天生就应该像公主一样,被人宠着爱着;认识他以后,才真正的变得有自信,在他面前,才能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
事实上,即使有了另一半,也会时常感到孤独和寂寞,时常会一个人发呆,思考,会不想理别人,沉浸在回忆的思绪里… …即使有人陪着,有人抱着,依然觉得寂寞。
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会品味不同的寂寞,只是落单,加上过节,会加深这种寂寞的感觉而已。
也许寂寞只是一种心境,与单身或者有人陪没有关系,与幸福和不幸福也没有关系。
寂寞不一定仅仅指孤独、苦涩、惆怅和伤感,它也可以是宁静、悠远、美丽、洒脱和含蓄。
寂寞,如静处悄悄盛开的兰花,它优雅、脱俗、在不显眼处脱颖而出。
人生在世,路要靠自己走。在生命的行程中,无疑每个人都是独行者。
在人生最易感寂寞的时代,让我们学会品味寂寞,并在寂寞中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