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就是那面镜像效应的镜子

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眼前可视化的回馈,不愿意去做很久之后才能产生收益的事情。

有一次与同事一起外出坐地铁办事,那段时间在共读《黑天鹅》。同事看到我在地铁上拿书出来看,还那么厚。他就问我你看了有什么收获没有?对生活有改变没有?他言下之意很明显了。他说上班后就不读书了,上班时很烧脑袋,下班后就想休息,没心思看书了。

每天我们都一起上班,天天大家都一个样,没有什么明显变化。所以他本能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不能带来下个月工资的增加。短期看,一本书甚至十本书对你生活没有实质改变。旁观者很难洞察出差异。但从长期纬度看,一本书只吸收一个知识点,践行一个观念,提升一个之前未知的认知,经年累月之后,未来肯定会不一样的。每次我默默想着十年后自己样子,家庭样子就很开心。但大多数并未从这个角度想过思考过,永远舒适活在那自洽的世界里。

最近另外一个同事给我抱怨,说他在公司五年了工资一分钱都没有涨过。他就不断给我说,拿多少工资做多少工作,领导布置工作没有时间就不做,只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哈哈,是不是典型的给老板或工资打工的人。他眼光就局限于当下,只做与工资匹配的工作,慢慢自己不思进取,慢慢磨洋工,其实损失最大的是自己,他没有全力以赴进而部分耽误了自己宝贵青春年华。

另外,我们能在一个公司或帮老板打一辈子工吗,长期纬度看终究我们是在为自己打工。其实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在树立个人品牌,为自己工作。我们打工不仅仅为眼前工资,更多的是在积累能力、经验与丰富自己阅历,让自己更有能力抵抗未来不可知的风险以及未来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我们应该放大格局,为更长远的未来做准备。

长期就是那面镜像效应的镜子。慢慢培养长期观念,用行动去践行那长期的构想,相信这样做下去我们真的会越变越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