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几年,底层逆袭、C位出道之类热词一直备受网络热捧,无论是订餐白领,还是外卖小哥,都在用力地仰望一种成功,叫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看看周围的成年人,谁不是一边跌倒,一边含泪奔跑?还有那些焦虑的家长,早教、陪读、买天价学区房,都唯恐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说实话,有时候付出并不一定得到满意的回报。多少人拼尽全力也没换来人生开挂,多少人倾家荡产也培养不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看多了励志偶像故事,喝多了心灵鸡汤,发现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质,那就是高度自律。
电影《芳华》的原著作者严歌苓是一名传奇女子,多年来她一直过着极度自律的生活:每天写作六小时,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她说,“当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难都不算什么。”正是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才使她写出那么多高质量的作品。
美国总统泰迪·罗斯福说:“有了自律能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到的。”萧伯纳也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成功不是坚持,而是自律,自律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的人必然自律,深到骨子里的自律,就是重复地坚持做正确的事。
这些功名成就的人一路坚持下来,到底经历了什么?作为一名普通人,我能不能做到名人的万一?一个人要多自律,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些问题,都能从俄罗斯作家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02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是一本纪实中篇小说,记录了一位高度自律,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到极致的科学家的故事。全书以前苏联昆虫学家、数学家、哲学家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为核心,串起了他56年科研生涯的种种细节,参透了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
柳比歇夫的一生是奇特的一生,是令人惊叹的一生。他在26岁时独创了“时间统计法”,他能够精确感知时间和自己的能力边界。他年纪轻轻就为自己设立了一生的奋斗目标,从此心无旁骛地关注这个目标。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高度自律证明了,如果把一切才能集中到一个目标上,一个人到底可以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超越天才。
柳比歇夫的胜利是时间统计法的胜利。即使这样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在他光亮的背后也有普通的一面,他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有矛盾和挫折,他跟时间交朋友,每当步入人生低谷,他会跟时间要效益,他认为人生最宝贵的是不断地超越自己。
本书作者格拉宁是俄罗斯著名作家,一生著作等身,他的作品多次被搬上舞台和银幕。他的作品大多数围绕科学家的命运这一主题来写,《奇特的一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格拉宁的代表作,主要描写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对人生的探索。命运赋予我们的生命和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应当利用它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最大利益。
03
读过《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很多人对于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如获至宝,他们兴致勃勃地践行这个自我约束方法,试图变成一个自律的人,让自己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如虎添翼。可是,人们发现驾驭这个方法并不容易,时间统计法枯燥乏味的一面,简直要把活生生的一个人变成一架精密机器。
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就在于,时间统计法与对待时间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一生树立远大目标,这个时间统计法对他才有意义。所以,柳比歇夫式井井有条的生活并不适用于每个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注定是平庸之辈。
接下来的一周,我将本书内容拆解为四个主题点,带领大家走进伟人的世界,共同领略柳比歇夫奇妙而又独特的风采:
1.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稳定和富足。
2.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做时间的朋友。
3.跟柳比歇夫学读书——细嚼慢咽品精华。
4.阅读别人,是为了最终成为自己。
平凡如你我,也许我们永远学不会时间统计法,也许我们注定不会成为一代伟人。读过这本书,只要能引发你对自己人生规划的思考,你能变得更加自律,那么你就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你阅读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