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跟写作重逢的第三年,在这里我想把我跟写作之间的故事记录下来。
最早接触写作,那得追溯到学生时代。那个时候,每天记日记,写作文,虽然是因为学业的需要,但也还有自己喜欢。
学生时代的我,文艺范十足。读书,写文章,虽然常常会无病呻吟。
我的文章第一次在学校被公开朗诵,那是1997年的事情。那一年香港即将回归,我写了一篇诗歌体裁的文章,记录了这件事情。在我们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修改,我的这篇作文成为典范,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
从那之后,我经常会写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记得有一次,外公过生日,我住校不能参加,我就提前给他写了一封祝贺的信。当妈妈把这封信带给外公之后,妈妈说外公都感动哭了,在在场的亲戚面前表扬我,那时候的我因为写作感到特别开心。
随着学业负担越来越重,数理化搅得我精疲力尽,写作这件事就被搁浅了下来,这一搁置就是十多年。
02
参加工作之后,偶尔也有想写的欲望,但是由于平时积累的太少,又歇了这个心思,毕竟大学学的也不是这个专业。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在网上接触到了很多比较好的文章,又萌发了想写的欲望,于是开始在电脑上写一些东西。
最开始,我也认为写作就是写一些长篇的东西,像小说一样。自己便开始尝试写一些小说之类的东西,说实话一上来就写几十万字的文章,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毫无疑问,我没有写下来。
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我们关在了家里,无所事事的我开始在网络上溜达,也就是在哪个时候,我接触到了一种新的关于写作的思维方式:写作不只是作家的事,也并不是长篇才叫写作。
随着越深入的了解,我对它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义无反顾的加入写作社群进行学习。
我总想着经过学习之后,我的写作技巧一定可以飞速提升。
往往是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几个月下来,我在写作上并没有任何突破,不免打起了退堂鼓。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产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03
停滞了好几个月之后,又觉得不服气,尤其是看到同社群的小伙伴们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再次入局。这一次我放慢了步伐,不再急于求成。
经过新一轮的学习,21年下半年开始参与育儿平台的写作。刚开始,两三天都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又从头听课反复听,反复写,就这样坚持下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个月的时间在育儿平台成功上稿30+文章。
今年,我又转变了思想,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开始进行各种尝试。参与领读稿的写作,参与点评训练营的学习,参与领读稿的审稿工作,参与社群的运营工作……。
当我变得积极主动之后,我发现我在社群里的曝光率增加了,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输出也越来越高效。二月份不到20天的时间里,输出了8篇文章。
写作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断地练习,持续地行动,就能获得时间的复利。
2022年,我必将在写作的道路上扎根下去,在越来越多的输出中,变得越来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