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使然,稿子一不小心就拖了5个月,今天下午听着地下丝绒忽然有了完稿的冲动~)
"(音乐)制作人就像PM一样,乐队成员相比起来更像是RD"
说这话的时候,我和Z正坐在赶往虹桥火车站的车上。我坐在副驾,他坐在后排,快车司机是个年轻人,全程沉默。高铁将在一小时后发车,不多不少。回到帝都的两天,想着聊天的内容,愈发觉得有趣,简单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一些需要提前了解的信息:
1.我和Z就职于某O2O互联网公司,产品汪两枚。我在用户端,他在数据组(没错,是数据PM,就是那种恨不得挂个牌子说“不代写sql”,每天运营求助消息不间断的PM);
2.Z在某独立摇滚乐队担任吉他手兼主唱,发过两张录音室专辑,17年上半年刚完成第二张专辑的巡演(大概就是“抱歉,周五的会议参加不了,请假去xx市演出”即视感),自我评价有2、3首比较流行的歌曲(有视频采访为证~);
3.特别补充,年底公司做了个年终盘点运营活动(就是那种“hello everyone 快来看看过去一年在我们这花了多少银子吧”的活动),苦于没有预算和版权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BGM。最终在Z的帮助下,自给自足完成了BGM。
让我们提一个需求
聊天始于我的一个问题——“(音乐)制作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作为一个不专业的音乐爱好者,音乐制作人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诚然,有些关于制作人的故事我们是可以炫耀的,譬如Joy Division 的王牌制作人Martin Hannett 在<Unknown Pleasure>中对喷雾器的使用、不同鼓的录制方法,最终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Joy Division。但是也免不了一些挂着虚名的制作人,譬如地下丝绒第一张专辑的Andy Warhol,“名誉制作人”似乎更适合他。
所以,这个问题一直令我疑惑,对于一般的创作型独立乐队而言,一个制作人扮演了什么角色?
“制作人很重要,”Z接过问题回答道,“制作人就像PM一样,乐队成员相比起来更像是RD。虽然有些制作人既不会乐器,又不会录音,但是他往往有着那种感觉,知道把这首歌做成什么样子。就好比产品经理,既不会写代码又不会画UI,但还是项目的重要角色,把握着需求的方向。”
这是第一次有人用这种方法向我表述音乐制作过程,但是这些还是太抽象——词曲都是乐队创作,录音有录音师,后期也有专人负责,那这个似乎什么也不干的制作人究竟为什么这么重要?(说起来PM好像也是这样呢...不禁内心一紧)于是我接着问道,“所以...制作人具体做什么呢?”
“乐队有了一些想法录个小样后,联系制作人,聊聊想创作本意、想做成的样子,制作人按照经验给一些建议。”从这个角度看,乐队还有点运营的样子——“我有一个想法”,不同的是,自己还做了一个demo。找到制作人有点像是找到对接的PM,提提需求,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PM拍回去。聊聊初衷,聊聊目标,需求合理的话PM回去加工加工,就等产出一个需求排期了。
“录音的时候会和制作人比较频繁的沟通”,Z后来补充道,“他会有些不同的想法,加入点新的东西或者调整一通。你们最终听到的歌曲和最初的demo往往会有不小的差别。”
关于制作人的话题没有再细致展开讨论,但是基于这些信息,揣测起来制作人更像是一个在开发过程中不断改需求的PM,有时候搞不好改了好多版本之后最终还是用了第一版(“我想了下,这才是用户的需求”,几乎每个PM都会这么说)。不同的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心甘情愿反复改需求的RD,而且不会要求这得按产品bug提...
“所以,你们是怎么找制作人的?公司还是自己联系?”这是我的另一个问题。既然制作人是如此重要的一个角色,那对于还不够大腕的独立乐队该如何联系上他们呢?
“两者都有吧,不过像国内根本没什么可选的,所以也谈不上找。”Z回答道,“国内在这块其实挺匮乏的,也不够专业,不像国外有比较体系的。”
后来我们又漫无目的的聊了一些制作人的事情,比如Z提到曾经和某个国外制作人合作(德国的?实在记不清了),整个感觉就不一样,明显更专业(当然,我更好奇的是双方是如何沟通);比如我们又掰了一些听到那些听过名字的制作人,讲一些道听途说的歌手和制作人的分歧...
直到最后我也无法说对这个角色有更准确的把握,这种感觉很像当我向一些完全不是一个行业的朋友介绍我现在在做什么时他们脸上露出的疑惑表情。不过下次我至少知道该怎么同音乐圈的朋友介绍自己了——“不瞒你说,我做的这事儿有点像你们制作人~”
是时候考虑下更好的用户体验了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PM和RD(兼业务需求方),项目的初始框架已经有了。如果想要小打小闹,勉强也够了。但我们有着更大的目标,希望推向更多的用户,所以还需要更多的角色,首先是录音师。
“录音师大概可以分为两种:设备流和技术流。这就跟玩摄影的差不多。有的录音设备是跟着录音室的,也就是说只有在那个录音室才能用到。当然也有的录音室构造的好,一些录音师就扎那儿了。”
“听起来似乎是一个设备驱动的角色”,我疑惑的补充道,“我在一些资料上看似乎很多大牌歌手都执迷于某些名气很大的录音室,比如披头士那个Abbey Road。是这些录音室设施更好吗?”
“一方面是这样,另一方面...大约,也有朝圣或者玄学的成分吧...或者就是单纯的习惯了”
所以,该怎么类比录音师呢?想了很久也没有合适的,只好牵强的把它们当作开发环境?服务器?
“音乐录好后,就到后期了,也就是混音师的活了。这年代,你再怎么跑调都能给修正了。”进火车站的时候Z说道,“不同的处理直接影响最终呈现的效果。当然啦,最终想要什么效果一般还是看制作人的,混音师很少能擅自决定。”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如果制作人傻逼,混音师也只能摊手,无能为力。这就好比设计师们,用户最终看到的产品表现层很大功劳来自于设计师——布局是否合理、配色是否得当、图标够不够吸引人等等等。但是如果PM傻逼了,那些奇葩的事情就会跳出来(类似“我们的用户就是这样的,要给他们更大气的感觉”。不过话说回来,这好像更像是老板的口气...)。相应的,有不少音乐最后也是这样,在制作人的YY中改造成了一个“用户应该喜欢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我对混音师的工作充满了敬意,但愿他们碰到别那么事儿的PM。
上线吧
后来我们断断续续聊了很多琐碎的事情,但是直到最后我也没有和Z同学认真交流一件事——通过艰苦地撕逼与雕琢,在妥协与坚持交替出现后,上线那一刻是什么感受?我是指,当一切完成——验收完成、配置完成、甚至上线邮件都发出去了,而用户还没意识到一个新的升级即将到来,数据还没有反馈时——这是什么感受?
这事儿我得找时间再问问他,于我而言,漫长的过程与冗杂的细节会消耗很多事情,但当最终完成时,那点兴奋混杂着疲惫,可能还带有一些对于未知结果的好奇,以及告诉自己“快点想办法运营起来吧,少年”~
最后推荐一首我个人很喜欢的Z同学作品——《干杯朋友》(网易云音乐:http://music.163.com/#/song?id=453176082),可能是近期最喜欢的改编曲目,干净,悠长。
——————————————————————————————————
补记:码完这些字后,为了避免“事实性的错误或偏差”我把内容提前发给了Z同学。对于文章主旨,Z同学又给与了补充说明,原文摘抄如下:
"乐队实质是RD,早期很多产品都是RD自己搞的,完全不考虑市场(用户)和唱片公司(投资人),只要自己做爽就好。但是要成为一个叫好又卖座的乐队,一定得有一个懂市场懂艺术的制作人不断和乐队抗衡(PM和RD不断撕逼),最终打磨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