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我们共读的书是《对财富说是》,正是奥南朵广受读者欢迎的财富心理课,她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帮助我们重新看待金钱、父母、自我三者的关系,与金钱创建新的链接,从而收获由内而外的富足人生。
我们在社会中生存,要消费,要购物,要旅游,要接受教育……这些都需要金钱,当钱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也把金钱看得越来越重要。
可是,我们很多时候似乎总是没办法和金钱财富友好相处,被金钱所累,被金钱所困。比如认为赚钱是件极其辛苦的事儿,对现今互联网各种创业机会不屑一顾;认为有钱人都是不好的,特别势力的,甚至错过很多优质的有钱人;对金钱存有不配得感,即使自己真的窘迫,面对能力提升副业变现的机会,依旧不好意思开口提钱……
对金钱或是财富的限制性观念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观点,那么问题来了,金钱到底是什么呢?
现在很多人学财富学只是简单的知道爱钱不可耻,于是只从表面上应用吸引力法则来锻炼自己,比如说每天说我爱钱,我喜欢钱,我想要钱。结果发现怎么不灵呢,奥南朵说出了这个原因,如果只说爱钱,那么有些钱可能会来,但不会走,就一直留在手里,变成了不流动的状态,而她认为金钱的本质是流动的能量,只有流动起来才会越来越流畅。
既如此,那些限制性观念又来源于哪里呢?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这都是我们从父母或是他人那里学来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都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和我们童年所形成的信念有关,和我们执着的神经反应固有的模式有关。科学家们甚至发现,所有的这些潜意识态度,一旦在我们的孩童时期,也就是我们生命的前六年形成了就会悄然伴随我们的一生。哈哈,是不是也该好好考虑考虑给自家孩子一个怎样的原生家庭,给孩子设置怎样的出厂程序呢?
但是,我们也无需恐惧,可以努力让金钱流动起来,不要只把目标盯在爱钱上,而是要盯在钱能实现的目标上,比如说获得爱和尊重、价值感、成就感等等的目标上。
另外一个大的方面就是,我们跟金钱的关系和对待金钱的态度跟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有很大关系(这句话有点绕,哈哈),尤其是母亲,大概率上我们跟母亲的关系就是我们跟金钱的关系。所以奥南朵提醒我们,想要有好的财富流动,要先处理好自己对待父母的态度,这就是完全的接纳,对父母说“是”。
我们接纳父母现实中的全部样子,但是不必强求自己喜欢他们,爱他们,但是要尊重他们(书里有详细的观想练习,推荐大家跟着做)。这句话我读到的时候很受震撼,因为我一直以为接纳就是全然的爱他们,不应该有不耐烦的时候,不应该有特别不认同的时候,但自己又确实有这样的时候,所以会在这个点上很纠结,很唾弃自己,仔细一想,我对钱的态度还真是这样,一种既喜欢又害怕的状态。然而今天读完这本书我释然了,我可以不是时刻都爱他们,但我尊重和接纳他们现在的样子。
一句“生命的支持”值得做出积极的改变。也许很难,但绝对超值。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本书能帮助大家梳理自己的内心,更深层次地解码我们在财富方面的困惑、审视自己与自己精神、身体状态的关系。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此,我有什么样的念头,我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我有什么样的念头,我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毕淑敏老师《破解幸福密码》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看看“否”这个字,“口”上面是个“不”字,一个人一张口就吐出“不”来。人是需要说“不”的,不知道说“不”的人,一生太辛劳,完全丧失了自我。但是,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说“不”太多,尤其是对自己总是说“不”,那就成了大问题。”看看是不是这个理,我们与金钱相处得如此别扭,是不是对财富、对父母、对自己说了太多的“不”呢?自己是不是也在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金钱对父母对自己的负面行为呢?比如压力和焦虑让你喘不过气来?是不是自己的身体状态总是拘束压抑的呢?
既如此,不如反其道行之,对生命中的一切说是吧!财富不是心里状态对了就自己来了,而是心里状态对了,行动也要对,大家可以参照书中的方法来做做看。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做到好好认识金钱、面对金钱、接纳金钱、享受金钱,直至过上富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