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新西兰半个多月,蓝天白云之下,碧绿的草原上,大群的牛羊悠闲的吃着草,生活变得如此单纯和透明。
一、总体印象
1. 费用问题
这次新西兰总共去了16天,3个人一共花费8万人民币左右,其中6万是当地11天的团费,另外2万多是往返机票,自己额外的5晚住宿,参加自费活动,以及当地的餐饮和购物。
关于跟团游与自由行,各有利弊。我们因为无法自驾,只能选择跟团,否则就要用公共交通。新西兰的公共交通很贵,班次也少,时间上受限制更多,因此最终选择了跟团游11天+自由行5天。
这个团一共11个人,除我们一家3口以外,另外有4对,一对是来自德国法兰克福,一对来自英国曼彻斯特,一对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还有一对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团员素质都很高,没有人私自活动,集合的时候大家也都准时到,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2. 季节问题
新西兰旅游大多推荐我们的冬天去,到那里是夏天。夏天是新西兰的旺季,比较热闹,可以玩很多水上运动,如漂流等。冬天冷清一些,天气又冷,不少活动没法玩,受限制多一些。
不过冬季也有冬季的好处。因为是淡季,相对人少,费用也会低一些。此外,不管参加什么活动,基本不需要排队,节约了时间。冬季天气晴朗,直升机、跳伞之类的活动大多可以按期进行;导游说夏季的雨天比较多,往往预定的话活动因为下雨不得不取消。
如果只在北岛玩,是不冷的,穿一件冲锋衣外套也就可以了;但南岛还是挺冷的,羽绒服是需要的。此外,虽说冬季的晴天多,但在某些区域依然经常下雨。在Franz Josef Glacier的3天,每天都下雨。打着伞徒步不是不行,只是很不方便。很多老外全身防水装备,就比我们轻松很多。建议衣物都选防水的,以备万一。
一路上路过很多小村镇,不少商店关了门,门口挂着块牌子“Close for Winter",店主们冬季都休假去了。
3. 英式英语
本来对自己的英语挺有信心,觉得参加英文团不是个问题;但事实证明要听懂导游所有的介绍,还是有难度的。新西兰是英式英语,跟我们熟悉的美式英语发音有差异,听着就不那么顺畅;再加上导游的介绍当中有大量的专用名词、地名、物名、动物名,这些单词如果不熟悉,是很难听懂的。一句话里有两三个关键词没听懂,这句话就无法理解了。
总体来说,参加英文团也没关系,但可能需要提前做点功课,熟悉一下线路以及一些专用名词的发音,这样导游介绍的时候,听起来比较顺畅。
中文团没有研究,不知道价格是不是会更贵。参加中文团的好处自然是沟通没有问题,跟团友也能更好的交流,团里安排的餐饮也许会更中式化一些。
二、走马观花的流水账
1. 北岛
奥克兰是一个大城市,城里有几个景点,没有太惊艳,一树山上的碑,很像《英雄无敌3》中的方尖塔;城外可以看萤火虫洞和霍比特人小镇。去了激流岛,岛上的风景不错,面朝大海,鲜花盛开,海面平静的像镜子一般,美不胜收。
接下来去了一个海边小镇Raglan以及以地热闻名的Rotorua。这里到处冒着臭鸡蛋的气味,可以泡温泉。Gate of Hell的景象,跟黄石公园有几分相像,只是规模小了很多。从Rotorua飞基督城,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了没有安检的机场,打印完登机牌直接上飞机,新西兰人这是有多么强烈的自信!
2. 南岛
基督城是南岛最大的城市,据说也是最像伦敦的城市。2011年经历了一场地震之后,现在城里还能看到正在修复重建的景象。
乘小火车游览了高原景色,一路雪山、湖泊、崇山峻岭和隧道,各种不同的景观扑面而来。
两个冰川小村镇离的不远,我们去的是Franz Josef Glacier。可惜天气不好,3天都在下雨,原定的骑马被取消了。离开的时候,路过Fox Glacier,倒是晴空万里。环境很美,只是这个小镇真的太小了,无法想象夏季的时候大量游客涌进来是什么样子。如果天气不好无法外出,是挺郁闷的,因为镇子太小,没有地方可以逛。
接下来去的是Fiordland National Park,游览了神奇海湾,跟挪威的峡湾有点像。
最后一站是皇后镇,呆了五个晚上。皇后镇有恬静安宁的一面,处处湖水倒映着雪山,任意角度都美得像明信片一样;皇后镇又有奔放激情的一面,各种极限运动让你挑战自我。
三、一些零碎思考
1. 移民
以前没有想过移民,不过看到新西兰的蓝天白云,草原和羊群,倒真的有一丝羡慕 - 这里的生活可以如此的简单和纯净。新西兰移民的条件比较宽松,也没有移民监,地广人稀。如果耐得住寂寞,喜欢宁静、有规律的生活,新西兰是一个移民的好选择。
另一方面,想移民的人,10-20年前也都移了;现在才考虑移民的,不外乎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孩子,一个是为了养老。如果为了孩子读书的话,新西兰的学校不是很多,就业机会也相对少,除非是打算拿一个新西兰公民的身份继续在国内呆着;如果是为了养老,新西兰的环境很适合,但是人口稀少,人工太贵。养老与服务业紧密相关,如果劳动力稀缺,就算有钱,在这里未必能买到服务,这会是一个问题。
2. 国内小镇
欣赏新西兰的农场田园风光的同时,我在想,中国这么大,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小乡村、小城镇,应该不难吧?为什么中国没有类似皇后镇这样的地方呢(大理、丽江之类的接近,但还是有差距)?想来想去最大的原因还是穷。
在国外,小村镇很干净,一尘不染;城市里人口密度大,反而可能还脏一些。中国正好反过来,农村没有那么多资金维持每天的清洁工作,以至于脏乱差的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维持环境的干净整洁是挺难的。
另一个原因是现代化设施没有完全普及。在新西兰或者其他发达国家,乡村里的生活条件并不比城里差;但中国的农村,居住生活条件跟城里还是有差距。虽然近些年来,各种设施已经覆盖到五线六线甚至更边远的城市,但农村的全面覆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风光再好,如果生活条件降低,依然会让大家觉得不便。希望中国也越来越多出现秀丽的小村镇,比起新西兰,我们还有文化沉淀作为卖点:)
新西兰的行程顺利完成,期待下一次南美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