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83年—2014年中,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以前、2000—2007年,2007年以后。每个阶段基于补充的理论基础:从“严重影响说”到“互动的儿童观”;对单亲家庭子女的称呼从“缺陷儿童”转变为“一般学生”。因此,其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也从“补偿教育”转变为“隐性的帮助”。
一、补偿的教育:“缺陷儿童”的教育
婚姻观念变化的影响,特别是人们对待离婚的态度,这种态度影响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年代,改革开放使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过程中却在精神生活方面逐渐匮乏以至出现并产生了诸多困局,并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与此同时,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价值观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快而变得更加多元。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也反映在人们对于婚恋观念的变化上。家庭内部结构的变化是上述变革的最明显表现之一,这一表现在逐渐衍生的过程中又引发了教育领域需要面临的新情况: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单亲家庭在社会发展中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对其子女的教育没有引起普遍的关注。然而自80年代起,随着单亲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一时期,观念的滞后性使得社会及教育领域对单亲家庭子女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消极特点。这种消极态度最明显的表现在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分类上,这种分类大致将单亲家庭子女划分为自暴自弃型、自由散漫型、偏执易怒型以及自强自立型等四种类型。在这四种典型分类中,仅有一种类型具有积极向上的含义,其他均以消极词汇来描述其特点。可以看出,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在看待单亲家庭子女的态度上,消极意味占据主导。这种主导观念将这一特殊群体视为“缺陷儿童”,这必然会影响并表现在教育领域对待单亲家庭子女的态度上。
教育领域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关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关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就80年代而言,这一时期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关注度极少,仅有的为数不多几篇研究分析更多的集中在家庭结构变化对其子女成长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这些不利影响所造成的教育方面的缺失。自九十年代起,相关研究的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就总体而言仍然存在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主要表现为:在对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进行多方面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者将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对比上。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即:单亲家庭子女在学业成绩方面普遍低于完整家庭子女。由此,研究者都将产生这一问题归因为离异家庭的家庭环境对其子女造成的不利影响上。但是,相关研究并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对现象与原因进行说明之后便戛然而止,并没有为问题所产生的后果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更没有讨论教育在其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部分研究将单亲家庭界定为“畸形家庭”,并针对单亲家庭环境对其子女的不利影响指出,不健全的家庭环境更多的表现出单一女性化的教育模式,并由此影响其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严重的将导致个体犯罪行为的产生。总体而言,自80年代至世纪之交的二十多年间,对单亲家庭子女研究多集中在对表面现象的分析论述中,而对问题实质缺乏深入的探究;这一阶段的研究所展现出的另一个特点是对单亲家庭及其子女的认识及态度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
对单亲家庭及其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局限性认识,导致了对其进行研究时的侧重点的不同,这种具有消极预设的研究方法也使得研究结果具有片面性,不能客观全面的说明其中所具有的问题。这些因素的聚集必然导致了研究者在教育领域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出现偏差,在教育方法上出现相应的特点。这种特点最明显的表现在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以及人格发展的关注,强调教育工作者要给予这一特殊群体更多的心理、情感以及生活上的关怀,尽量弱化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等方面的原因所产生的自卑、缺乏信心以及自我封闭等问题的出现,帮助并培养其具有应对困难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实现人格的完善发展。在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对其所成长的社会环境予以关注,强调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要求教师在对待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实现与家长的合作。在与家长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与社会各方共同关注“脆弱”群体,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家庭的巨变,包括家庭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婚姻的不断分裂与组合使单亲家庭子女不断增加,同时这种婚姻关系的变化是在家庭巨变的过程中的,因此它既是家庭巨变的一个方面,也是其结果。因此将单亲家庭子女的产生与教育问题,放置在这样一个巨变的背景之下。虽然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变,但是当时人们的观念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这时,是将单亲家庭子女当作“缺陷儿童”、“问题群体”、“不健全的孩子”等。并且将这个群体分为四种类型,但是只有一种类型是积极向上的。说明在看待单亲家庭子女的态度上并不是完全消极的态度,能够将他们分别看待,只是偏向于消极。
他们经常拿来跟完整家庭学生进行比较,认为他们存在心理不适而导致异常行为,从而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这时候主要研究其家庭应该给与特殊的教育,而学校和社会予以配合。家长应改变态度,尽力弥补,学校应该配合家庭教育,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而转变他们的心理,但要讲求策略,还要争取社会的支持,应该接纳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教育导向就是要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家长要主要对他们的教育,包括“鼓起生活的勇气、培养独立性、爱而不骄、鼓励融入社会、不要把孩子当出气筒、对孩子的期望不要过高、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学校应该通过小组活动、班集体活动或者其他课外活动来对他们进行教育。这些所谓的特殊教育和特殊培养,是放在正常的生活和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有目的的给与他们特殊的教育,这些教育方面大多是关于他们心理方面的教育。
二、健全的教育:“特殊身份”的普通学生的教育
(一)理论基础的变化:从“严重影响说”到“有限影响说”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对父母离婚对孩子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一是“严重影响说”,认为父母离婚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伤害;二是“有限影响说”,即承认离婚确实会对孩子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但问题特别严重的孩子并不是多数,且大多数孩子都能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很少有持久的父母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21世纪以来,中国研究者开始从“严重影响说”转向“有限影响说”,认为父母的婚变确实对学龄少儿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但负效应并非如一些学者所推测或传媒所渲染的那么严重,不少孩子在家庭结构的挫折经历中成长、成熟 。而且有研究认为单亲家庭所形成的不良环境只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因素,这个因素产生何种作用、导致何种结果取决于家长本身和孩子的互动关系 。
在单亲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子女在各方面的比较中,发现他们在心理健康、行为问题、精神卫生、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较大偏差:在生活安排和严重偏差行为、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差异较弱:而在学习成绩和一般学习行为等方面却没有明显的差别。在这种比较中,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在一些方面他们之间明显的差异,或是差异较小,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家庭结构的变化并不是对孩子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是有限的、局部的影响。
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研究方法的变化,研究者从先前的经验角度出发开始转变成实证角度,即用量化和质化的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这种较为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降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从而获得较为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另一方面,是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人们对离婚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对单亲家庭的接纳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看待单亲家庭子女时,其“有色眼镜”的度数也越来越低,这使得单亲孩子在社会环境中受到的“二次伤害”越来越小。同时,家长在对待离婚态度方面越来越乐观,从自暴自弃走向积极面对,这种变化也减弱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孩子的影响。
(二)称呼的变化:从“缺陷儿童”到“特殊身份”的普通学生
理论倾向的变化使得研究者对单亲家庭子女的认识有所改观。从先前的问题重重到开始从优缺点并存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在心理特点方面,“表面上的自尊掩盖内心深入的自备,常见的难以自控隐藏着对集体的接纳、教师关爱的渴求,特有的冷漠背后是对情感的格外尊重 ”;在能力方面,“自立意识和责任感更强,更坚强自信、思想开放,协调能力强,看待事物更加理性 ”。与此同时,对单亲家庭子女成功成才的报道越来越多。无论他们是成为演员、歌手、运动员,还是钢琴家、作家,都说明人们开始以一种较为正面的方式看待单亲家庭子女,而不是仅仅将其与犯罪等问题联系在一起。
伴随着认识的变化,人们对单亲家庭子女的称呼也大有改变,从先前的“缺陷儿童”、“另类儿童”变成“特殊儿童”、“特殊身份”的普通学生。“缺陷”即“瑕疵、缺失”,而“特殊”即“不同于一般”。前者是从病理学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不健全的人来看待,而后者在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普通人。这种称呼的变化,既是研究者关于单亲家庭孩子与完整家庭孩子差异变小、单亲家庭子女优缺点并存的发现的结果,也是其表现。这也说明研究者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偏见逐渐降低,认识越来越全面,同时也说明研究者认识到到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孩子的有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有限影响说”。
研究者不仅改变了“单亲家庭子女”称呼,而且将新的人群划归其中。从2000年开始,研究中不断出现“城市新单亲家庭”、“泛单亲家庭”、“准单亲家庭”的新称呼。他们主要指父母至少一方长期在外工作的家庭。这类家庭由于至少父母一方长期在外而无法尽到父母的责任,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这类家庭虽然在结构上是完整的,但是其实质是不完整的,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因此,从孩子的家庭教育角度将这类家庭成为“新单亲家庭”或“近似单亲家庭”也不无道理。将单亲家庭这一概念的泛化,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人们对家庭结构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与其形式上,而是更多的关注与其实质层面。这在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不再谈之色变,将当作一种异常的家庭结构,而是能够以一种较为理性的方式对待。
(三)教育的变化:从“补偿的教育”到“健全的教育”
基于“有限影响说”,研究者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的研究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注重对孩子进行“补偿教育”转向“健全的教育”。
研究者对单亲家庭子女的认识从“缺陷儿童”转变为“特殊儿童”和“特殊身份”的普通儿童,这种转变的认识使得研究者的教育理念,从消极补偿转变为“给与孩子正常的爱和正常的教育”。研究者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善于自律的单亲,只要给与孩子正常的爱和正常的教育,完全可以培养出一个在一切方面堪称健全的孩子”。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应该过分关注单亲孩子,应当处理好“普通”与“特殊”的关系,在与这些孩子交往或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尤其要注意采取平等的态度,把他们当做有“特殊身份”的普通学生,尊重他们的隐私,平时避免过分突出他们,以免造成一种特殊的感觉,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从给与单亲家庭孩子贴上缺陷的标签,并给与过多的关注,到采取平等的态度,避免过分的突出他们,这种变化既说明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性在不断的下降,也说明人们对待他们更加人性化,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从教育重点上来看,研究者从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扩展到社会化问题,从注重对其心理的补偿转向对其社会化的实现。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一时期,研究者基于优缺点并存的角度认识,认为教师应该单亲家庭子女因势利导,做好教育和转化工作,要“挖掘闪光点,调动积极性;创造外部条件,满足内部需求;正视曲折反复,巩固教育成果”;而家长“不应该向孩子隐瞒真相、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培养他们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尊重、理解和关心父母”。研究者不仅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其心理问题,还将视角扩展到其社会化问题,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技能、社会行为规范、情感体验和性别角色,对其社会化的教育,需要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会支持。教育者从家长为主扩展到三位一体,一方面反映了单亲家庭已从一个“私人问题”变为“公共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家庭功能分化的结果。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孩子的社会化问题逐渐从家庭中分化出来,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
随着人们家庭结构的影响的认识逐渐理性,对单亲家庭子女的认识更为全面,其教育方式也随之更为科学、系统,更加注重个性化。有研究提出单亲家长和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提高教育方式的科学性,并对单亲子女的性别角色教育,而且认为单亲是父亲和是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时要针对孩子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教育,对其的心理辅导也要采用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方式,辅导方法和技术要注意本土化和针对性。同时,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渠道也逐渐扩宽,不仅有家长将单亲家庭教育做成一种产业,学校为单亲孩子教育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而且社会也应建立指导单亲子女教育的专门机构组织,与此同时还应聘请专家编写书籍讨论其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单亲父母进行培训,利用传播媒介进行教育等等。在此基础上,有研究甚至构建一个单亲家庭子女的理想的社会支持系统模型结构(见图1)。从这些研究可以明显的看出,人们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不再停留在呼吁的阶段,而是已经开始较为科学、系统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和丰富教育方式。
图1 单亲家庭幼儿理性的社会支持系统模型建构
三、隐性的帮助:“一般学生”的教育
2007年开始,有关“单亲家庭”的研究逐渐减少,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研究也随之减少。而对同样作为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等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这种研究热点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明单亲家庭子女问题的弱化。
(一)理论基础:互动的儿童观和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来自不同学科的西方学者纷纷强调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去看待孩子,并试图把孩子看成“能动的人”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儿童观,最主要的观点是强调孩子拥有行动、互动及影响他们世界的能力。随着对单亲家庭研究的深入,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视角不再仅仅局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而是不断融入社会学视角、伦理学视域、优势视角、社会工作视野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社会学视角将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放置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分析 ;伦理学视域从社会的公平伦理、学校的关怀伦理和个体的品质伦理等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优势视角立足于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在创伤和痛苦中寻找希望和转变的可能性 ;学校社会工作视野是从运用社会工作的原则,帮助学生自助自主准备面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无论是哪种视角,都注重每个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独特的社会环境,注重其个体需要,并且根据其需要协助其成长。这些视角将单亲家庭孩子视作能动的个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健康成长,而他人仅仅是根据其特点和需要,进行协助。
(二)称呼的变化:从“特殊学生”到“普通学生”
自2007年以来,研究者“单亲家庭子女”群体的研究逐渐分化。最初,研究者大多将单亲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很少将其细分,最多认为应该根据单亲孩子的性别而进行有差别的教育。由于有研究认为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是影响单亲孩子的较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在对其进行教育时根据其亲子关系进行教育。或者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和个性对其进行教育,但是很少考虑单亲孩子这一群体内部之间的区别。自2007年起,随着离婚率的逐年上升,单亲家庭不断增多,对单亲家庭的关注逐渐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民族地区,同时对其研究逐渐细化,根据其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代等方式进行划分而进行专门的研究。按照不同的划分,将单亲孩子分为更小的群体,根据其群体特点和表现选择适合他们的、可行的教育方式,在其教育重点也有不同的侧重。从将单亲家庭孩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到这种分门别类的精细化的研究,说明在研究者眼中,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影响已逐渐降低,他们认识到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家庭结构的不完善只是影响他们成长的一个因素而已,这一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多重结合在不同的单亲孩子群体中表现不一,因此按照具体情况,利用他们的不同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与此同时,研究者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关注方面也逐渐多样。2007年以前,其关注方面主要心理发展、性格发展和社会化问题等方面,并将这些方面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自2007年起,其关注的方面更为多元,包括情感、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同时还加入了时代发展所引起的问题,如网瘾问题,以及许多本土化的问题,如隔代教育。同时对单亲家庭子女关注方面更为细化,如将社会化问题细分,在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特征、自尊、安全感、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专门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认为与普通孩子相比,单亲家庭子女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不大且只是个别个体差异较大。研究重点的多样化说明研究者对单亲家庭子女的特点的认识不断深入,其研究结果说明单亲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影响逐渐弱化。研究者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关注的方面几乎囊括了人的发展的方方面面,这种广泛的研究视野,说明研究者逐渐将单亲家庭子女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待,研究其作为普通孩子的成长中需要关注的方面。
研究群体的精细化和关注方面的多样化,都说明家庭结构的变化只是影响单亲家庭子女的一个方面,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影响其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中其特点和需要是不同的。因此,虽然研究者仍然把单亲家庭子女来称呼他们,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并没有特别的关注其特别的方面,而是像关注普通学生一样关注他们。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个称呼已不再带有过多的同情和过多的关注,而仅仅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三)教育的变化:从“健全的教育”到“隐性的帮助”
研究者对单亲家庭子女的认识从“特殊儿童”到“普通学生”,这种认识的转变使得研究者的教育理念,从“给孩子正常的教育”转向“隐性的帮助”。比如说“尊重孩子的隐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善待自己、爱中有严,严中有度、培养团结互助的班风”等等。这些措施与日常教师对一般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这实际上是将这些孩子当做普通学生看待,只是给与一定的关注,并且将这种关注融入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管理之中,而不是将其作为极为特殊的对象看待。同时,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重点,不再像以前过多的注重其心理健康和性格等方面,而是像普通学生一样,各方面并重。
在多样的视角分析下,其教育方法也更为多样,如内观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研究者也建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单亲家庭进行教育。多样化、专门化的教育方法说明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方法更为科学。同时,研究者提出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或调解方法,也是建立在人们对这一问题不再避而不谈基础上,这反映出人们不再将“单亲家庭”作为一个敏感词语来看待,而是能够正面对待,将其一个较为平常的事情。而偏心理学的教育方法说明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整,它就像普通人存在心理问题一样,可以减弱或治愈,而不是一个不可弥补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徐安琪、叶文振:《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来自上海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137—149页
2、王世军:《单亲家庭对其子女成长的影响》,《学海》2002年第4期84—88页
3、余最玲:《开启尘封的心灵——离异家庭学生教育转化对策谈》,《德育园地》2001年第9期
4、王世军:《单亲家庭对其子女成长的影响》,《学海》2002年第4期84—88页
5、邓文斌:《从社会学角度看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现状》,《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9期。
6、刘钊、张震:《伦理学视域下的单亲家庭大学生成长困境与救助》,《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7、周兆安:《优势视角运用于单亲家庭亲子关系中的经验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9期。
8、葛爱荣:《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