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有过情绪难以控制、压力无法承受的情况?如果有,您是放任放纵,还是控制和疏导?
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要面对来自工作、生活、学习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沉重的压力导致人们情绪不良、学习效率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引发疾病等不良后果。那么,该如何面对压力、管理情绪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不良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人人都能管理好情绪,人人都能从容面对压力,需要做的只是改变一下看问题的角度,学会一些放松自己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人们就能平稳渡过压力和情绪纷扰的难关,让疲惫的心灵从此充满激情与活力。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我们无法直接观测人内在的压力感受,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其外显的行为或生理变化来进行推断。
情绪无好坏之分,一般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所以说,情绪管理并非是消灭情绪,而是疏导情绪、并合理化之后的信念与行为;或者在觉察情绪后,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就是健康的情绪管理之道。
要做好情绪管理,就必须掌握和积累情绪智慧。情绪智慧涵盖下列5种能力,即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是指了解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心理倾向,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直觉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是指控制自己的情绪活动以及抑制情绪冲动的能力;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引导或推动自己去达到预定目的的情绪倾向的能力,也就是一种自我指导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就是所谓同理心,亦即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指善于调节与控制他人的情绪反应,并能使他人产生自己所期待的反应的能力。
情绪管理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第一,体察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有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要知道,人一定是会有情绪的,压抑情绪反而会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适当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体会、揣摩,更重要的是,要确实用在生活中。
第三,以合宜的方式抒解情绪。抒解情绪的目的在于给自己一个理清想法的机会,让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对未来。如果抒解情绪的方式只是暂时逃避痛苦,而后需承受更多的痛苦,这便不是一个合宜的方式。
有了不舒服的感觉,要勇敢地面对,仔细想想,为什么这么难过、生气?我可以怎么做,将来才不会再重蹈覆辙?怎么做可以降低我的不愉快?这么做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根据这几个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且能有效抒解情绪的方式,你就能够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来控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