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的帮助下制作了这张《家庭活动安排图表》,主要包括“起床”,“早餐”,“上学”,"午餐",“安静时间”,“购物”,“出去玩”,“”晚餐“,“刷牙”,“七分钟锻炼”,“烛光敬拜”,“睡觉”。还有一些活动卡片备用。这张图表并不是什么法宝,主要是针对儿子总期待新鲜活动,加上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太会自己玩,容易烦躁和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带他看看安排表,让他心里有个底,希望能有一点点帮助。
“七分钟锻炼” 和“烛光敬拜” 已经是我们的家庭传统,也是孩子们的睡前仪式,所以我们特意把这两项加上。这两个才是我们的家庭法宝。经过实践证明,可行性强,对父母来说难度不高,孩子热情高,很有利于家庭健康运转。所以很值得推荐给有小孩子的家庭。
先来说说“烛光敬拜”吧,家庭敬拜的重要性不容分说,可怎样实行对现代人来说,特别是现代的中国基督徒家庭来说,却有点困难。这是我自己的体会。在烛光敬拜以前,我们也很有心志带领孩子敬拜,可一直很难坚持。圣经故事倒是讲了很多,但那和敬拜是不一样的概念和体验。让小孩子注意力集中是很难的事情,这是焦点问题。现在想来很感谢神,记不清具体什么时候,大概在一年半以前的一个晚上,我们说起小时候的夜晚常常是伴着蜡烛度过的,这样说着,我们也来了兴致,真的关掉灯点上蜡烛。一下子,孩子们马上被吸引到烛光前,所有人都体会着一种新鲜的宁静与美好。紧接着,烛光敬拜的念头进入我们的脑海,爸爸当时就带领了一次简单的敬拜:唱一首赞美诗,讲一个圣经故事,祷告,吹蜡烛。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吹蜡烛了。这在刚开始成为吸引他们的一个强动力。再说,小孩子都是喜欢盯着蜡烛看的。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烛光家庭敬拜,几乎一天也没有落下过,即使是在外面过夜,也带上一根蜡烛。记得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都是爸爸口述的圣经故事,并且尽量把情节描述得生动,孩子们别提多喜欢了。等爸爸把他脑子里的圣经故事讲完了,我们就挑选好的圣经故事书,每天讲一个。这时,孩子们已经非常习惯,也不必把电灯都熄灭了,只调暗即可,这样才能看到书上的文字啊。中文英文的圣经故事讲了很多本,又找到网上的版本。。。到现在,即使不关灯,孩子们也知道要烛光敬拜了,就跟吃饭睡觉一样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慢慢加入背经文以及让孩子参与祷告的环节,女儿有时也自告奋勇担任讲故事的角色,或主动和我们探讨和信仰有关的话题,或分享从学校学来的赞美诗。
美国的蜡烛很贵,刚开始我们在二手店买了一些便宜的蜡烛。后来,敬拜稳定以后,我们一下子得到很多免费的大蜡烛,足够我们用几年的。我们便当作神喜悦我们家庭烛光敬拜的明证。
很难说孩子以及我们从家庭敬拜获得了多少好处,他们还是有各种问题等着我们去处理。甚至在烛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不断给出一些提醒。但我深信烛光敬拜一定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产生最深远和实质的影响。或许是超过我们的头脑所能想象的。我们经历到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孩子们建立了更规律的睡眠习惯。老二几乎是伴着烛光敬拜长大的。每天晚上烛光敬拜一结束,他们就爬上床睡觉。因为没有其他期待,所以不会有入睡的困难。老三更是一出生就天天看着烛光,所以每晚蜡烛一亮她的眼睛就亮了,很兴奋。歌声一响起来,她就快乐地拍起小手。
现在再来说说“七分钟锻炼”吧,这是一个手机软件,英文叫做“7 Minites Work Out”。这个睡前仪式是这学期刚刚开始的,虽然时间短,但孩子们已经很习惯,一定不会忘记做。缘起是这学期我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教会的一个姐妹是多年的按摩治疗师。因为我们缺乏锻炼,又缺乏时间,就推荐给我们这个软件。虽然七分钟听起来很短,但做下来全身出汗,就是这么回事儿。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孩子们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活动,他们最先记住了每个运动项目的名称,并且每天喊着要做运动。运动一开始家里就洋溢着热闹活泼的气氛。老三更是兴奋地大叫,爬来爬去。即使在她已经又累又困又闹的情况下,一看到运动开始了,她也往往能安静和快乐起来。因为这是她所熟悉的。难怪人家说固定的仪式能带给孩子安全感了。
据我的体会,一般来说,在美国带孩子要比在国内容易一些,但和美国人相比,中国人又更难一些。这是因为我们体力相对较差,社会关系相对缺乏,生活习惯相对复杂。再加上原生家庭的影响往往使我们带孩子的情感能力不高。但感谢神对我们小家庭的带领,与其说以上分享的是我们家的法宝,不如说是神的恩典。他的恩典总是够我们用的。无论从我们个人还是家庭来说,神都是那么信实可靠!赞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