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随笔(九)

  康德认为“物自体“不可知,在先验观念论中,他说:“因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所可能完全认识的,毕竟只是我们的直观方式,即我们的感性,并且永远只是在源始就依附于主体的空间和时间条件下认识它的,至于对象自身会是什么,毕竟永远也不会通过唯一被给与我们的,对象自身的显像的最清晰知识而为我们所知”

  说到“物自体”,不禁想起霍金的《时间简史》里关于“黑洞”的阐释:“一个质量足够大并足够紧致的恒星会有如此强大的引力场,以致于连光线都不能逃逸--任何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在没到达远处即会被恒星的引力吸引回来”。这意味着在“黑洞”中时间将停止,空间会扭曲。

  到目前为止,“黑洞”的概念尚处于理论推测中,天文观测也只是间接根据其他天体在“黑洞”附近产生的的“显像”间接证实它的存在,但人类的感官恐怕永远也无法直接感知它。

“黑洞”的"显象”


  其实,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到现在也没有穷尽,理论物理发展到现在,科学家预测的很多粒子我们都还没有通过实验证实,就拿“黑洞”来说,它就像一个典型的“物自体”,人的直观形式无法作用于这个对象,按照霍金等科学家的观点,在黑洞哪里时间和空间是停止的,


黑洞的“显象”

  这样说来,科学发展到最后可能陷入了哲学探讨的范畴,理论物理现在研究的很多领域,无法得到实验的证实,比如: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观测到“光在引力作用下的弯曲”(天文观测日食现象--恒星的位置发生位移,证实光在引力下的弯曲),但我们毕竟无法直接看到光线的弯曲,否则,你将被吸入“黑洞”而万劫不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我们的宇宙图象 早在公元前340年,亚里士多德提出地心说。公元2世纪,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地心说宇宙学模...
    飞子_870f阅读 3,463评论 5 8
  • 这篇书评解读的,是世界科学著作的里程碑,霍金教授的《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
    庄一丁阅读 13,710评论 23 202
  • 清晨的阳光从窗子照进来,淡淡的!在白色的光亮里显得若有若无!大概是天要晴了吧! 楼下清理积雪的声音,似乎断断续续,...
    北小音阅读 357评论 0 2
  • 2018年2月4日下午,梅湖村召开年终总结大会。会议共有三项内容:一、表彰2017年度第四季度党员之星及先进网格支...
    8f3de6f12c9a阅读 391评论 0 0
  • Browsersync能让浏览器实时、快速响应您的文件更改(html、js、css、sass、less等)并自动刷...
    jqClub阅读 1,5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