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高层领导为了一件事情的决策,召开会议或者是发放问卷,征求一线全体员工的意见。笔者认为,在管理上来说,这个完全没有必要,除非是一些涉及全体员工利益,必须每位员工都得知晓的决策,可以告诉全部的人,不然完全没有必要,让全体员工都发表意见来探讨一件事。这不是民不民主的问题,而是经常搞全员发言,势必是弊大于利的。特别是对公司,对一个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集体来说。原因如下:
一、最直接的原因——两个风水大师看坟地,一个说往东,一个说往西,你听谁的?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有手表时,无论手表是快几分钟还是慢几分钟,其实都无所谓的,看表的人会认为手表提供的时间就是准确的。但怕就怕在,你有两块手表,而两块手表的时间还不一致,这个时候你就会心生疑虑了。
工作,做决策也是如此,你请了两个风水大师看坟地,一个说往东,一个说往西,你听谁的?还不如刚开始时就只请一个,人家说哪里就哪里了,就算错,也错的无怨无悔,错的心甘情愿。
以上两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个人做决策时候,尽量少听别人的意见,听也是听取技术方面的意见,比如说你想开家蛋糕店,你需要听的意见是,蛋糕怎么做?需要准备什么?这些具体问题怎么解决的意见。而不是听取别人对你说的,蛋糕店开还是不开的意见。
如果决策方面听取别人意见,就会永远心存犹豫,不能全力以赴!就如一个人过玻璃桥,蒙上双眼,别人拉着过,也就放心大胆的过了,如果睁开双眼,看到下面离地万尺,腿都吓软了,还说什么过桥?
二、最现实的原因——管理者和员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关心的重点也不一样,你想要的东西,很难得到。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公司发放问卷,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怎样才能利于我们公司的长远发展?
作为管理者他们的答案肯定是:一、加强管理,杜绝出现迟到、早退、串岗聊天、玩手机等现象。二、提高人员素质,大家没事要多看书,多看专业方面的书,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三、要学会勤俭节约,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能省一分是一分。
一句话概括就是:“少花钱,多干活,干好活”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而员工们的答案肯定是:一、提高员工工资,最能刺激大家努力干活的积极性!二、提高大家的福利,环境好了,才能更高效的干活!三、要舍得花钱,不要抠抠唆唆,要把员工当家人对待!
一句话概括就是:“多发钱,多发钱,多发钱,大家才有工作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天生就是矛盾的双方,一个嫌对方不听话,一个嫌对方管的多,这样的双方去征求意见,能有什么效果?你指望员工们说我们应该主动加班,不要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要钱,放心,你永远听不到,即使听到了,也是在说假话,而说假话的目的就是骗你,赢得你的信任,从而更利于自己。
三、最伤害感情的原因——给你提了意见,你也不解决,你是在玩我吗?
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你征求部门员工的意见,而大家的意见都是“涨工资!”,你涨还是不涨?你也想涨。可是钱呢?钱从哪里来?所以你会很后悔,当初为什么要让大家提意见?如果大家不提意见,不也就没有这回事了嘛!
所以征求大家意见,其实是意见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事。有些能让提,有些不能提,有些提了,确实利于工作的开展,有些提了,完全是让人陷于被动,是在添乱。
怎么判断这件事能不能征求大家的意见?标准是什么?——标准很简单,你能做到并做好的,可以征求大家意见,把你逼死也做不好的,就不要征求大家意见!
比如说,如果你已经决定好给员工盖宿舍楼,解决大家住宿问题的时候,并且自己有这能力的时候,再向全体员工征求怎么盖,盖成什么风格,这些都是小事,都好解决。
但是你看到员工住宿成问题,于是问大家怎么办,大家说盖宿舍楼,而你又根本没能力的时候,你说你征求这意见干啥?除了让员工觉得你是在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或者是吹牛不打草稿以外,你还能收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