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1

自学TCIP第一天

开放系统

1.体系结构

网络的布局(实际设备及它们彼此连接的方式)称为网络拓扑结构。主要介绍总线、环及中枢。

总线型:由一条主通信信道及各种设备构成,这些设备在某一处与主通信信道相连。通道中的每个设备都是有特定的编号或地址,其作用是使设备知道进入的信息是针对该设备的。例子:电缆

环网:指的是处理网络报文传递的中央单元的设计,在令牌环网中,中央控制单元称为媒体访问单元或MAU。MAU内部有一环形电路充当设备的总线获取报文。

中枢网络:从底板引出一套接头至一系列接口,设备借以安插接头。通至连接点的电缆通常为“引线”,因为这些电缆从底板引至接口。中枢网络容易安装和维护,便宜。底板可以延伸至很远的一段距离,同时,接口或连结点通常组合放在机箱内或面板上。底板上可连接许多面板或连接盒。

2.层

体系结构的各个层都是相对独立的实体,如果不与其他层相互作用,它们通常不能执行任何看得到的任务,但从编程观点看,它们是自包含的。

OSI参考模型:(七个层) 7-5为上层 4-1为下层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应用层:是OSI系统的终端用户界面,应用层的任务是显示接收到的信息,把用户的新数据发送至较低层。在如客户——服务器系统之类的分布式应用程序中,应用层是驻留客户应用程序的层,它通过较低层与服务器通信。

表示层:其任务是把较低层与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隔离开来。它把应用程序中的数据转换成通用格式,这种格式通常称为规范表示式。表示把来自应用层与计算机有关的数据格式处理成与计算机无关的格式。

对话层:其组织应用进程之际的数据交换并使之同步。它与应用层协同工作,提供称为“同步点”的简单数据集,以便让用户知道数据发送与接收的进度。即计时与流量控制层。对话层可使当前正连接的应用程序重新同步化。这在通信暂时中断或发生错误,从而导致数据丢失时是必要的。

传输层:就是从源端开放系统到信宿端开放系统的透明数据传输。传输层建立、维护并终止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传输层负责确保发送的数据与接收的数据相匹配。传输层检查到错误时将数据重新发送,该层管理数据的发送、确定其顺序及优先权。

网络层:该层提供数据的物理路由,决定计算机之间的路径。网络层处理所有路由问题,检查网络拓扑,以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同时指出转发系统。只有网络层才真正把报文从信源传输至信宿,并管理通过此系统传输给另外计算机的其他数据块。

数据链路层:提供对物理层的控制,检测并纠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传输错误(与应用程序数据自身的错误不同,后者是在传输层中处理的)。该层通常涉及物理传输媒体上的信号干扰。

物理层:他实现传输数据所要求的机械、电气、功能性及过程手段。(电线或其他传输形式)

术语与符号

数据包:通常在这些数据模块前面有一些信息(称为头标),有时在尾部有指示符(称为报尾)。在大部分同步通信系统中把这些数据块称为数据包。

数据包中的数据量和头标的组成随通信协议及某些系统限制而变化,但数据包总是指的整组数据块(包括头标与报尾)。

子系统:是网络中特定层的集合。子系统中所有单个组成部分在某一时刻为不活动的,是完全可能的。

实体:每一层上可能有多个程序,由于在任一时刻并不是都需要这些程序,所以它们并不是总是活动的,而活动的程序称为实体。

N表示法:符号(N)、(N+1)、(N+2)等用来标识某一层以及与它有关的层。

服务定义是从底层(物理层)向顶层正式形成的。

标准:internet标准

协议:数据分割协议,协议头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面向对象的用电信息数据交换协议 - 报批稿:20170802 前言: 排版 ...
    庭说阅读 11,254评论 6 13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131评论 19 13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065评论 25 709
  • 因果 佛学自因果之后的概念都是由此产生,只是佛教用轮回圆了自己的理论,但我觉得,世界万物的生灭是规律的一部分,死了...
    wnight阅读 483评论 0 1
  • 不抱怨是写文章的选择(虽然生活中还有),所以,有时因为避免抱怨就回避让自己气愤的事。但是,看到道理,用道理分析的时...
    Ade_nina阅读 1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