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领域,一个很容易想到的点子,你想到了,别人也想到了。所以在直接路线上,你会碰到非常多的竞争者。于是,人满为患的康庄大道反而变成羊肠小道,而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却如同康庄大道”
——编程随想博客《为啥急功近利反而赚不到钱——给拜金主义者的忠告》
这和我最近刚想到的一个观点类似,就是要选择现在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将要在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起来的行业或者领域,这个领域的人少,而且先进去会有优势。
其实22年底大模型刚起来的时候,我应该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全力学习大模型,毕竟那时候大家都不懂,我学一点就容易变成专家,类似赵冰说的他一个室友做AI Infra去了字节。
如果那时候我all in入局,现在或许也能去千问团队或者豆包团队了吧。
但是现在还不晚,先冷静思考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向,我还年轻,现在投入到一个方向深入其中正当时。
"前面说了一大通,肯定有读者要问,如何找到“蓝海”?面对这样的提问,俺有必要提醒一下:当你问“如何找到蓝海”。这个提问本身是没意义的。有意义的提问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蓝海”。同一个领域,对某些人可能是红海,对另一些人可能是蓝海。比如前面提到的天朝股市,虽然是散户的红海,但却是庄家的蓝海。 要找到自己的蓝海,关键在于搞清楚自己的综合能力。你首先必须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有深刻的了解,然后才能分析出自己的哪些能力是核心的竞争力,哪些是非核心的竞争力,今后还需要补充哪些竞争力。 (注:【个人能力提升】是本博客常年唠叨的话题。建议大伙儿多温习相关的几篇帖子,比如下面几篇)《如何【系统性学习】——从“媒介形态”聊到“DIKW 模型”》《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什么独立思考这么难?——谈谈心理学的成因,并分享俺的经验》《德鲁克谈【自我管理】——<哈佛商业评论>史上最受欢迎的文章》...... 当你把上述这几个问题都想清楚了之后,【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蓝海。为啥说“不难”捏?根据二八原理,在每个国家中,急功近利的人往往占多数(远不止80%),而深谋远虑的人往往是少数(远小于20%)。而且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多半都深陷红海之中,无法自拔。所以,各种“商业红海”无形中帮你化解了一大批潜在的竞争对手 :)"
要想办法找到自己的蓝海,关键在于深刻了解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搞清楚自己的综合能力,分析自己哪些是核心竞争力,哪些是非核心竞争力,还需要补充哪些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