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古时代是没有钱的,是直接以物换物的。比如说张三家猎到一头野猪,吃不完,家里米又不多了。就会想到用猪肉去换米,如果李四家刚好米多缺肉。那他们协商好交换比例,就可以完成交换,从而需求得到满足。
到后来两方的需求很难达到互补,要加入第三方第四方才能找到自己需求。比如A换D,D需要的是C,那么A要先换成B,B换成C,才能用C换到想要的D。后来就统一用一种物品作为工具进行交换,刚开始是活物,慢慢用石头来代替,发展到现在的纸币,甚至是数字货币。但是归根到底货币也就是钱,它只是物品交换的工具。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把获得工具当成唯一目的,而自己内心需求的物品确忘掉了。
这就分成两类人:一类是极致的追求工具钱,另一类人是通过钱来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通过钱来达到满足需求,自我愉悦的目的。
这也就会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万恶之源。也有人说金钱使我快乐,手有米粮,心中不慌。好像有点相互矛盾,但是我要说的是:钱没对错,只是得到它和使用它的人各有不同。
为了得到钱,通常我们说赚钱,有人可能去做贩卖毒品,绑架,抢劫等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来快速赚钱。这样看来好像是钱诱使人犯罪,钱是万恶之源。
不过也有些人通过努力工作,积极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赚钱。这样不仅自己收获很大,而且赢得他人的尊重,为公司和社会做出贡献。钱对于这样的人是快乐的。
对钱的使用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大不一样,有的人拿钱去买枪,做出报复社会的事。而有些人捐赠贫困地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修路架桥,造福子孙后代。这些都是钱造成的吗?不对,关键还是人的不同。
所以我们要对金钱有个正确的价值观。中国人提倡节俭,而美国人提倡提前享受。这些都对,也都不对。关键要掌握一个度。有句话说的很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仅要提高赚钱能力,通过钱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水平,更要努力追求自己内心的需要,比如幸福,快乐,家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