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主信息:
年龄:8岁
性别:男
画面描述:1、“不要打架啊!”;1、“不要吃屎啊!”;3、在帐篷旁边砍草来吃草餐;4、男女同学在吃屎喝尿。
补充资料:1、案主说第一二三幅画里的小人儿是班里的一位弱小同学(和他差不多一样的身材形象),大人儿则是班里另一个同学(这同学人人都怕的,个头大且强势)2、最后一幅图的人物则是前面三副画里的大人儿和一个女同学(案主的同桌,班主任反应经常也是欺负他的,但他从不会有反抗的行为)
【整体特征分析】
1、特征:整幅画平均分成四份,分成四副漫画,前三幅画的主要元素相同,最后一幅画不同。画面饱满,因为被分成了四副画,所有元素就缩小化了,在所有缩小的元素了,树木显得最大,人物均是侧面人火柴人,处在每幅画的中间位置,房子呈远离状态;局部描写详细,部分涂抹擦除,线条连续流畅、粗。
2、整体解读:孩子生命力强,情绪偏向稳定,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心;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有逃避倾向;内心有重点关注的事物,也因此有潜意识里的不安;自我防卫心理,警惕性高,隐蔽性与外界接触。
【蔬菜性格】:茄子+胡萝卜
二、局部特征分析
(一)第一幅小画:
1、特征分析
画面元素少:关注点单一
有远近感:具有适切的调动感和现实感,做事冷静,有计划性;
房子小,呈远离状态,屋顶尖,单面门,有把手,没有窗户,没有烟囱,线条连续但不流畅,有倾斜感,让人感觉房子不稳固:对家庭有否认,逃避家庭,内心能量不足,个性固执,有攻击倾向,缺乏温暖,不爱交际,希望别人主动走进内心,自我封闭;
树木在左侧,树冠大,平冠,树干上小下粗,有三处树疤,树疤起源于根部,没有树根:怀念过去,好幻想,有感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妨碍自身的发展,内心能量不足,有心理创伤且受伤的时间很小;内心有不稳定感,缺乏控制欲;
人物是侧面火柴人,但描写详细,大耳朵,大嘴巴,大眼睛,持枪对抗,:逃避倾向,隐蔽性与外界接触,自我防备心,过度警惕;自我掩饰,内心自卑,有攻击性;观察能力强,对外部信息敏感,嘴巴大但又内心封闭,是否说明孩子在口头表达上有补偿需求?
2、第一幅图解读:
孩子内心封闭,自卑,固执,内心能量不足,缺乏家庭温暖,对家庭有逃避心理,有来自幼儿时期的心理创伤,而且创伤不少,不轻;孩子不爱交际,希望别人主动走进内心;孩子好幻想,防卫心理重固爱掩饰,警惕性高固观察能力强,因此对外界信息敏感,但又未能开口表达,有补偿需求,有感到外界压力阻碍了自身的发展(猜测在表达上有异常的压力)。结合案主陈述,猜测案主在人际关系上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对小人儿的解释案主掩饰说是班里另一个弱小弱势的同学,但实际上小人儿应该是案主自我形象的投射,另外一个大人儿则是案主班里的强势的同学,可能在案主平时会受到强势群体的欺负,因此他说:不要打架!这是他对现状的不满。
(二)第二幅小画
1、特征:第二幅画和第一幅画相同点在于元素一样,不同点在于:1、房子和树木的位置由原来的分离到紧靠在一起;2、画面内容是阻拦,小人儿要吃屎,大人儿用枪喷出的线来阻拦,说:不许吃屎!
2、解读:猜测孩子平时也受到来自强势群体对自我行动上的限制,缺乏自由感。而小人儿拿着S是向左逃走的,说明孩子想逃回过去,显示对母亲的依恋,虽然对家庭有否认,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内心也是需要得到家庭的庇护。
(三)第三副小画
1、特征:第三幅画与前面两幅画的相同点在于元素一样:房树人。但不同处在于:1、房子和树木的位置又发生了变化:树木在画面的中间,呈远感,房子变成了帐篷,位于左侧,帐篷最亮眼的地方是两颗扎在地上钉子;2、人物由原来持枪对决变成了持刀砍草;3、树疤由原来的两处变成了一处;4、画面尖的元素多。
2、解读:画面多处尖状物体显示孩子内心隐藏一定的攻击性;房子变成了帐篷,呈近感,是否说明孩子对家庭现状的不满?两颗钉子把房子牢牢地扎在地上,是否显示要把家庭改造,而且要稳固化;树木呈远离状,树疤少了一个,是否说明孩子内心的创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疗愈?
(四)第四副小画
1、特征:这幅图和其他三幅图的元素截然不同,这是室内的场景,两个人面对面优雅地坐在美丽的桌子前,地上还放着蜡烛,而桌面上的两个食物则是大小便,人物手上拿着的也是大小便。
2、解读:结合案主陈述和班主任反应,画面的这两个人物是平时欺负案主的两个人,女的是同桌,男的则是前面三幅画里的大人儿;用大小便伺候欺负他的两个同学,这是案主把心里的不满投射出来,是案主内心反抗的表达,也是对欺负他的同学的一种嘲讽。
【附属物解读】:
大小便:猜测孩子的肛欲期未得到满足和正确引导。
刀枪:攻击性
蜡烛:指引,启示
【综合解读】
这是一位情智双高的孩子,小小的个子,但却有着小草一般的生命力;观察细致,心思细密,好幻想,爱掩饰,防卫心理重,警惕性高,对外界信息异常敏感;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猜测孩子的创伤一是在幼儿期的时候有来自家庭的严重创伤,导致孩子现在仍存在肛欲期的需求,有退行心理,证明孩子的肛欲时期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孩子不善于表达甚至是不说话,猜测这是第二个心理创伤导致的结果,画面中人物的嘴巴很大,说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承受了不少语言暴力,弱小的他只能用沉默来保护自己;画中的女孩和大男孩都是平时欺负孩子的两个同学,孩子现实中无法反抗,内心隐藏一定程度的攻击性,但孩子具有较好自我调动能力,通过画画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反抗,这也是一种自我救赎;树疤的减少则显示孩子通过自我救赎,心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疗愈。孩子内心已经萌芽了自我疗愈的力量,蜡烛就像两盏明灯指引着他,相信孩子未来一定能像小草一样,有着惊人的生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