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他让一支只有7万人马的军队人数急增到90万;让一个势单力薄的丞相,变成了统一北方的人;让一个强大的集团没落,最后彻底灭亡。如果没有了官渡之战,也就没有了赤壁之战,没有了赤壁之战,就没有了陵渡之战,就没有了后面的赤壁之战,没有了赤壁之战,也就没有了彝陵之战,没有了彝陵之战,三国就没有意思了。
“小霸王”孙策见到了于吉,大家都说于吉是活神仙,,孙策要杀了他,三番五次都没有成功,被于吉活活气死了。死后孙权继位,曹操封孙权为将军,,而这消息传到了袁绍耳朵里就成了曹操封孙权为将军,是为了勾结孙权。袁绍听了后勃然大怒,起兵七十万,驻守官渡。
曹操也不是吃素的,带了七万人马,和袁绍对垒。这时,沮授给袁绍献计,仗自己粮多,尽量拖延时间,到时候曹操没有粮食,自然就会崩溃。结果袁绍把这当是沮授怠慢军心,将沮授押入大牢。而曹操的士兵都很害怕袁绍的七十万大军。
在袁绍和曹操的第一场战争里,曹操被袁绍的弓弩手打的很惨,每次攻打袁绍时总会被袁绍的弓弩手给打趴下了。后来,曹操想到了投石车,于是,让人连夜制造投石车。投石车造好了,曹操一声令下,数百架投石车朝袁绍阵营发去,袁绍的弓弩手都惨死在巨石之下。袁绍又想到了挖地道,结果又失败了。
渐渐的,曹操没有粮食了,就去劫粮了。先是断了袁绍的粮草,后来,又派骑兵将袁绍的粮仓---乌巢给劫了。
后来,因为袁绍不听直言,使张颌和高览叛变投靠曹操。同时,许多攸也来投靠曹操。袁绍不得不撤退,在城中和谋士们商议,立太子的事,四位谋士争论的不相上下,都在为自己认定的那一方争论,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四位谋士,两位认定袁谭,两位认定袁尚,没有一位认定袁熙。后来,曹操派兵进攻袁绍,袁绍口吐鲜血身亡。后来三位兄弟内斗,曹操又趁机攻打,袁氏三人本来已经筋疲力尽,又被曹操一打,袁谭就死了。剩下两人,但两个人没头脑,被人送上首级给了曹操。于是,曾经四世三公的袁氏集团,就这样因为一场官渡之战而毁灭了。
袁绍是个没头脑的人,四世三公,手下谋臣如云,却大部分都在你争我抢。最忠心,最聪明的人计谋是入不了袁绍的耳朵。袁绍开始有着非常好的地理位置,兵马七十万,粮食充足。曹操呢。曹操只有七万人马,平均下来,曹操每个士兵要有以一挡十的力量,才有可能和袁绍打成平手。粮食不多,地理位置也不好,可以说双方的实力是悬殊到曹操不可能杀过袁绍的。但曹操之所以百分之百完胜袁绍,是因为曹操首先比袁绍会用兵,而且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利用并且扩大了袁绍军队的决策错误和军心涣散的弱点,集中兵力。知道自己没有粮食,就先断了袁绍的粮草,再去袁绍屯粮的地方攻打。五千骑兵偷袭乌巢,杀了人,开了粮仓。因为都是轻骑兵,所以粮食都带不走,就一粒米饭都不给他留,一把火烧了。
袁绍不会用人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太固执了,在官渡之战前,他刚平定了公孙瓚,军士们还都很劳累,而他又是个急功近利的小人。不顾国库丰满与否,只要厮杀。到了官渡时,其他谋士也没有什么话好说了,都一心一意的为袁绍出计谋。沮授叫他不要太急,曹操粮少,就和他打持久战。日子一长,曹操就没有粮了,自然就退兵了。可袁绍不听,还把沮授关了起来。
曹操处处能用那些聪明人的计谋,袁绍的手下全部都在你争我斗,而曹操能扭转败局主要是因为荀以,荀攸,许攸这三人。他们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并且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而荀攸,许攸都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
所以,袁绍因为自己的原因,使得整个袁氏集团毁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