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了做好自媒体,其实要过好生活。
现在自媒体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表达方式,简单到只要动动手指开个账号,就能够有一个自由表达、展示的窗口。
但开始的门槛低,不代表做到的要求低。反而,做好的门槛一直都在那,人多之后更容易看出谁做得好、谁做得一般。
自媒体的创作,内容核心真正成稿或许只需要2~3小时,快一些1小时,但容易忽略的是内容准备的时间。
如果内容熟练得很,甚至可以张口就来,但如果内容不熟悉,边写边想,就不知道花多少时间才算真正完成,并且完成质量可能也不尽如人意。
由此想说的是,真正耗费时间的其实是「内容准备」,而非「内容制作」。
02
「内容制作」只是将已经准备好的素材,通过已经思考过的结构,表达出来而已。
背后需要关注的是素材积累、平时的思考、表达练习,如此才能在制作内容时流畅完成。
比如我写随笔,以前只觉得这是自由书写,想到什么写什么,随性自在。但换个角度,这何尝不是内容创作的练习,即兴表达所想。
只不过以前是当时想什么,就写什么,于是乎谈不上主题、观点、素材、结构等等质量细部。但以后,希望表达能够逐渐聚焦,深入一个话题去思考和呈现。
03
为了锻炼即兴表达深度思想的能力,做到随时随地能够即兴表达,背后要有足够丰厚的积累。
比如,
要大量阅读,打开知识面,让思维触角全力向外延伸;
要大量写作,写作就是锤炼思想,打磨表达习惯,追求一步到位,最大程度降低二次修改的需求;
要保持觉察、思考,浅层思维不需要特定的时间、空间,或说它可以融入生活的时空,只要保持思维意识觉知,就能随时捕捉思考契机、随时想些什么。也为深层思考留出专门时间、空间,在这一时空中将思想深化;
要大量实践,身体力行的把已有能力、可做之事做到极致,因为极致的行动中,也包含了启发智慧的养料;
要积极正面、长期视角,思维的积累锻炼没有尽头,一时的情绪低迷就像正常到来的大姨妈,平和接纳,长周期来看,思想越是聚焦越是深刻、越是思考越是深入;
暂且如此吧,现阶段的我能够把以上做到位,深入习惯,就挺不错的了。
做到之后,再继续提出更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