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被家族的一个侄子拖进了一个微信群,哈,不进不知道,进了后,一看里面,竟然被惊着了。
原来,我就是个井底之蛙啊,只知道自己的家族在村子里历史上有大多,但出了村子,竟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有多大了。
原来我们这个家族在整个的县域范围内,有着强大的分散能力,南南北北的太多了人。
为什么要加这个群呢?
一来是整个家族的群落了,二来是为了要开展一次家族姓氏来源的研讨会。
整得很正规,很严肃,报名人数也不少。我就寻思着,我是不是也该报名参加一下呢?虽然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哈哈,但是百八十块的钱还是有的嘛,人家也说了,不在意多少,各表各心就是了。
既然钱不是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呢?时间!对,本次研讨会历时三天,还要实地考察,探寻宗祠,在几个地方之间。还要开会研讨,然后聚餐。
群里很热闹,因为都能按照辈分来,七大姑八大姨的,叔,大爷的,都喊上了。都已以家人称呼了,不知道下线后还能不能这么亲切。
说到辈分,其实眼下中国真正也缺失了这一块传统文化,古人就以辈分延续家族,扩展家族,维系家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上知祖宗,下知后代,有来有往,继往开来,一脉传承。有了辈分,有了礼仪,有了规矩。华夏几千年文明,其实也就是因了循规蹈矩的传统。
而当下世人,为了给孩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早就抛却了辈分,古旧的东西,不入现世的眼啊。
殊不知,就在这样的抛却中,中华文明的根儿,正在慢慢消失。
所以,现在很有必要朔本正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扯得太远了,扯回来继续说家族姓氏的研讨大会。
其实,这是在山东省的首次,在全国的第二次,因为第一次在河南省就展开了,他们那还专门有一个我们姓氏的村落,全村的人都是这个姓,村子也是以这个姓氏命名的。
他们搞得声势很大,全国天南海北的凡是这个姓氏的都来参加了。但是也好像是没能搞清楚姓氏的来源……。
我就在纠结,我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去,就是寻根?不去,就是忘了根儿?
那就搁置争议,冷静冷静吧,哈哈,每天看他们在群里热情洋溢地讨论,聊天,仿佛我也置身其中了吧,自我陶醉一下。
然后,我就再仔细看他们聊天,照片,突然发现,原来参加活动的都是些大爷叔叔们级别的,像我这样的小嫩肉,几乎没有啊。
我,我,好吧,没去就没去吧,去了后跟在一帮大爷、爷爷们屁股后面,也怪难受的。
那就让他们去栽树,我们小年轻的就乘凉吧。
讲个故事吧,一个真实的故事。
张冉是我的一个朋友,一个少数民族。
他是干业务出身的,为了开拓市场,整天没白没黑的,陪了A客户,又得陪B客户……,撇家舍孩的那种。当然了,伴随着辛勤的付出,收获的是业务量的节节攀升。
时间久了,难免有些傲娇,傲娇过后,就是不好好干了,没有了先前的吃苦耐劳的劲头。他手底下有一个叫瘪三的,跟着他一路走来,也付出过,张冉就把他提升为自己的副手了,然后自己就逍遥快活去了。
瘪三很卑微地努力着,使劲地干,这让张冉很是受用,没有白提拔啊。张冉继续指路给瘪三,叮嘱他,好好干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几年的工夫,瘪三成了正职,张冉成了瘪三的副手。
张冉彻底放纵了,破罐子破摔吧。瘪三可能是念旧吧,也可能是一扶正就把张冉给抛弃了,自己的名声不会好,种种原因考量后,就暂且留了张冉吃闲饭。
倏忽得几年的时光过去了,瘪三终于不再等待了,一个机会跟老大提出来,说,张冉太放纵了,这样会让别人说闲话的,吃空饷嘛,以免队伍不好带了。
瘪三说话的时候是看着老大的脸色说的,轻声细语的。
老大听完后,慢吞吞得就说一句话,哦,张冉也是老人了。
瘪三,就一句话也没再说。他深知,张冉和老大的关系非同一般。
老大问他,你缺人?
是啊,是啊,老板,你看业务越做越大,人手不够用的。
老大问,你想用谁?
瘪三说,你看马如龙行不?
行吧。
老大找马如龙谈话,瘪三想让你去帮他一下,你一下如何?
马如龙一听,虽然平级过去,但是在瘪三手下,无异于死路一条啊,因为把他弄过去,就是要给他穿小鞋子的。
马如龙和老大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未果,一切照旧!
瘪三在部门内开始了党同伐异,调整人员,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一概统统不要不要的。
虽然戏剧看得多了,但真有戏剧性的内容在身边上演的时候,还是略有惊讶的。
人都说,人性啊。
非我族类,必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