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流程的演绎上面有一点进步,逐渐消除了因寻不到效果好的魔术而郁闷的心理。我第一次觉得给观众演魔术自己真的可以获得很多。
我个人认为,魔术最重要的是和观众交流。幽默和神奇是我最看重的,如果你的表演只有神奇,大概你和观众之间会产生距离,除了你的魔术标签以外,别人很难在其他地方为你“鼓掌”。幽默是一个流程重要的加分点,甚至于幽默可以让观众注意力更加集中,而注意力的集中不用我说,它的加强比流程更重要。郭浩炜的幽默我就实在很欣赏,我觉得他的风格很吸引人去模仿,其中他和观众交流的一两句玩笑、一些夸张的演技,给我一种非魔术师专属的幽默,很自然地嵌入到流程里,不会让人觉得看魔术是需要心理准备和接受大脑思考的,看魔术尤其是看郭浩炜的魔术是一种放松。TCC的讲座还不够,有机会我会去剧场看他表演,同时他的入袖和硬币真的很强。
除了看讲座,近期我的表演欲望大增,包括在朋友家里给他玩到凌晨3、4点,魔术让我们格外清醒。当然我发现给朋友表演,他们有去猜的时候,往往此时我会忍不住透露一些秘密,这当然也算揭秘,可我实在不能忍受对我的朋友掖着藏着,魔术本身是服务于我们生活的工具。
后面想了一下,我出于什么给朋友揭秘?证明我的特殊性吗?就像刘谦说的“你变了一个魔术,你朋友觉得很神奇,你一周不告诉他怎么变的,这一周他都会觉得哇你好牛逼,当如果你立刻告诉了他,那么当场你就不牛逼了”。其实玩魔术觉得自己很特殊,那倒没什么,关键在你朋友跟前玩魔术实在只是一个娱乐手段,此时的神奇不应该让你们之间产生距离。而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和朋友太过熟悉,我们一口气可以演很多个流程给他看,我们自己演得是很爽,同时看魔术的人思考的也很爽,在你不那么故意地透露一些秘密的时候,思考在他们脑中发酵,可能渐渐地觉得看你的魔术不那么神奇。我终于也明白了,星矢老哥说的那句话:有些秘密不能教,有些秘密可以教,我认为不能教的有DB、艾数。有些时候我可能心软给朋友透露秘密,但是无法对不熟悉的人也如此,原因很简单:保证他们的观看质量。这足以证明我是一个多么负责任的老艺术家。
有趣的是,我和这位朋友,也是我们的高中同学,一起去了观音桥的魔术酒吧,魔术酒吧在国内很少,重庆也只这一家,这更像是一群爱好者的情怀聚集地。那里的老板也是股东之一,玩魔术的时间多于十年,他为我们表演的第一个流程我确实没看过,他的TOP SHOOT曾是我直接放弃的手法,他的重庆话声音很小但足以令人听清。
在那件酒吧里,我给四位女生、一对情侣表演了一会。我的第一次C3献给了那对情侣(拉上了我的朋友凑数),尽管当时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多人参与魔术流程的关卡成功解锁。BTW,C3真的需要魔术师的管控力,这一点上,我要像大卫布莱恩学习,他几乎不怎么微笑的表演居然可以镇住一众大佬,这让人难以置信。
我已经不记得给宿舍楼下的宿管表演了多少次魔术,喔不,她是我的朋友,一个大三实习的学生,其实也没有多少,我记得很清楚,四次。在我表演一个类似于invisible palm的流程之后,她用双手拉胯着眼皮哭了,当时的我整个人处于半晕状态,也许我的奇特表演让她回忆起了某些往事?但其实这种说法完全不准确,据她的说法:她看了那么魔术之后,不敢相信。多么神奇的一段表演经历。有两次,我让她在牌上签名,她说签了这张牌你不是不能用了嘛,我说"牌没有了没什么,扑克牌而已嘛",事实证明,如果签名牌可以让观众以后看见了想起我给她表演的经历,送给她多少张都无所谓。
在她离职的前一晚,她说明天要离职了,今天要演魔术的话多演一点,我待到了将近11点,打扰了她的晚饭时间,我把枣子送给了她,我不知道下次给她表演是在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