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很难选择生活环境,尤其是在幼年的时候。有的人生活条件优越,有的人生活条件恶劣,能不能成才成事,往往不取决于生存条件。
条件优越的人大多数会安于现状,没有冒险和进取的精神,而生存条件恶劣的人,为了能改变命运,则有不畏冒险,抗争和进取的奋斗精神。安于现状的人必定是平庸的一生。生活在逆境的人,只要他通过勇往直前的奋斗,就有可能成才、成事。
在后梁太祖朱温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情况。
朱温幼年丧父,父亲死的时候家贫如洗,连葬父的费用都没有,一个母亲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叫他们如何生活,不得以只好卖身为奴,投身富家,如此的生存环境,不可谓不恶劣。
朱温的两个哥哥,长大后身为耕奴。朱温不耕作,没少受到主人的训诫和歧视,但他并未屈服于家主的淫威,他喜爱上弓马骑射,做起了从事射猎的农奴,他在追逐野兽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体魄、技能和不怕死的精神,从此成就了一身矫健绝伦的好功夫。
一个锥子,装在口袋里,早晚会有露锋芒的时候。当黄巢起义大军打到他家乡的时候(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时年25岁的朱温就有了用武之地了,他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大军。
由于人出身贫苦,又没有什么牵挂,而且武艺又超群,在和官军的作战中,勇往直前,以不怕死的精神所向披靡,很快就被黄巢提拔为军官。
在以后三十几年的重征战中,官司越作越大,其势力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独霸一方割据势力,在唐天佑四年,55岁的时候(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建都大梁(河南开封),国号梁。但是在他称帝短短6年时间里,把他亲手建立起来的梁国却弄的混乱不堪。
朱温是个草莽英雄,因出身贫寒,没条件接受到文化教育,走上社会后,又没主动地进行文化,在军事斗争中是个军事天才,但在文化知识上却是十分匮乏。这样的人,做一个草头王则可,做一国之君治理天下则是另一回事,马上打天下可以,但不能马上治天下。
治国得有一套政策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来使这个国家能正常的运转起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晕个道理。朱温作为一国之君,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不懂这些道理,他贪图享乐起来,不顾廉耻,无所顾忌,奸淫起臣下的妻女,就连自己的多个儿媳都成了他的玩物,他腐化堕落令人不耻。
朱温在三十几年忧患 的奋斗中得以保全了自己,却在当了皇帝6年后的61岁时,因贪图享乐,腐化堕落,最后祸起萧墙,被自己的儿子杀死。
在朱温的身上,充分地诠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