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的上大学的意义——2015.11.12

昨天等公交回学校的时候,当时戴着口罩围着围巾,碰到同村的伯伯,问我是哪里的姑娘。我笑着答辛庄的姑娘。然后伯伯又随便说了几句,他看我这么大年纪还在上学,语气中颇有一种“你上这么多年学,花这么多钱,有什么用”的无法理解和莫名其妙的不屑。他还问我:你爸挣的钱供得上你花吗?你一个月生活费得一千多吧!那种语气让我很不舒服,出于礼貌我还是回答了他的问题。正好公交来了,我舒了口气上了车。

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和思想眼光的差异,我很难跟家里的父老乡亲解释作为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究竟有什么用。在他们很多人眼里姑娘家家能识几个字就行,然后出去打几年工,二十出头的年纪嫁人生子,这才是正常的人生。所幸,我遇上了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他们予我生命生活,他们赠我关怀温暖,他们教我为人处世。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尊重并支持我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

其实不仅仅是家里老一辈的人,有很多年轻人也很疑惑:上学有什么用?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好几百万。有的人从大学里出来,拿的工资还不如技校出来的工人高。接受多年的高等教育,照样买不起房开不起车,混得甚至还不如自己那些早早辍学的同龄人。也有不少人拿知名成功人士举例:比尔盖茨哈佛肄业、马云杭州师范吧啦吧啦,还有各种高学历打工者低学历做老板的段子层出不穷。好像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读书无用、上学无用。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我也不能说那些秉持读书无用论的人有什么不对,就像伏尔泰的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况且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我可以不同意别人的看法,但却不能理直气壮地否定。我只想说上学是一段人生经历,是一段早早离开校园的人无法感知和体味的人生经历。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写到:金黄的树林里有两条分叉路,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其实人生也是这样,人生道路有千万条,然而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而且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不能说选择上大学选择读书是对每个人都利大于弊,我只能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心中上大学的意义。

不上大学我就不会遇到一群或奇葩或坚强或美丽或犯二的各式同学,我也不会知道原来老师不仅仅会在课堂上教书育人也能在各个行业发光发热……我想大学带给我的不只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更是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了以前自己无法想象的世界。上大学给了我思考的高度,让我不再局限于家长里短油盐酱醋。如果我不上大学,就极有可能已经结婚甚至生子。每天为了无尽的家务事焦头烂额,被日常琐事挤压得没有任何空间。大学带给我最大的益处就是让我明白这个世界充满了广阔的魅力,你可以跳出自己生活的狭小圈子,看到很多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而且,大学给了我相对短暂而纯粹的自由。你可以在这个时期读想读的书、做想做的梦,没人说你不务正业,也没人说你不切实际。我相信,你所做的所有在别人看来无用的事,都会在一点一点的积累沉淀中对自己的人生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

我有一个发小,一个长得好看的姑娘,我们俩一个年级。初一时她辍学,我高二时她结婚,现在我大三,她已经是俩娃儿的妈了。放寒假的时候偶尔在家会碰到她,虽然小时候关系特铁,现在一块儿却有点尴尬。她总会说我:你真年轻啊,以前咱俩一块儿上学,现在你还是个小姑娘,我都当妈了。其实25岁儿女双全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可是在人生的前20年生活在父母的天空之下,没有足够的能力脱离父母的影响,刚刚能够自己立足又成为孩子的依靠,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等到一生结束,回过头来看自己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时间有多少呢?真正可以考虑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渴望的机会又有几次呢?

上大学不会必然带来美好前程,但是却会增加成功的几率。当然有低学历但事业有成的例子,但这样的人能占多大比率?也许我将来仍然要回到家里找一份平凡的工作做一个普通的人,但上过的学读过的书并不会白费,起码能让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吼一句:你妈我也是上过大学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