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天,我在微博上发了好几条关于“小彩旗在春晚的四小时旋转是不是当代艺术”的讨论,貌似很少人搭理呀,而且少数搭理的,还是来嘲笑的,比如什么“傻逼,因为杨丽萍想让侄女出名呗,这都想不懂?”之类言论。
我想如果我谈论的是“教你如何赚一千万”话题,肯定热闹(咦,我好像以前谈过了,还被集结成一本书),基于通货膨胀,现在如果谈谈如何赚一个亿,怕是更多人会来凑热闹——但是,请相信,无论谈“如何赚钱”还是谈“喜欢当代艺术有啥好处”,其实都是写作者的个人经验,对你来说,都仅仅是激发一些思路,离本身你想要的那件事,还很远。
我个人而言,喜欢赚钱这件事,不用解释了。(有谁不喜欢呢?)但我现在来解释解释喜欢当代艺术的好处,希望能分享这些收获,万一不小心帮到几个人,善莫大焉。
其实,首先我要说的是,我的智商不足够高,我倒是想从事哲学、科学、数学等可以“无限探索”的领域呢,智商余额不足呀!随便拿几个哲学问题一思考,我就快宕机了……至于科学和数学啥的,我别说思考了,我连基本功都可以说是毫不具备。
有人问了,干嘛非得去找那些“无限探索”的事情干呀?
我们先来看一个希腊神话,(顺便说一句,阿芙的名字就来自于希腊神话,是司管爱与美的女神)——《西西弗的神话》,西西弗这缺心眼的笨蛋,得罪了阿芙他老爸宙斯,结果被罚把一块巨石推向山顶,但是巨石只要一到山顶就会滚回山脚,西西弗就得重复推上去,然后重复滚下来——重点是,这重复的苦役惩罚没有终点,只能永远重复下去。
有一牛人叫加缪,丫说,你们人类其实就如同这西西弗一样,过着荒谬的生活!你们每天上班下班那么辛苦为了什么?买房结婚,混吃等死下崽儿再下崽儿,和西西弗往山顶推巨石有区别么?有什么“意义”么?对地球对宇宙,有你没你,有区别么?就算你对你家人朋友有意义,可拉长到一百年后,你们全部都死球了,你们整体这群人对这世界都毫无意义呢!你们丫整天忙忙叨叨,吃饭拉屎一年又一年,最后死了归于泥土,然后后代继续吃饭拉屎最后变泥土……宏观来看,是不是和西西弗一德行,看着挺辛苦,挺忙碌,但其实毫无价值,超级荒谬呢?
所以你看,你很难不对这“荒谬”二字惶恐或着迷……(顺便说一句,我开的烤串餐厅,就想突出这种荒谬,以前写过长文,最合适不过就是《红楼梦》最雅环境里最俗之人“薛蟠”,所以叫“薛蟠烤串”)。
当然了,加缪还给了点解药,丫说,由于西西弗认识到了这种荒谬,所以选择了精神上的抗争,他更积极地去推石头,通过苦难,磨练自己身体和意志,享受苦难带来的悲剧美感,逐渐的,丫开始沉浸在这种力与美的挣扎与对抗,推石头推出幸福感来了!最后,加缪总结,虽然西西弗无力改变他所处的荒谬境地,但当他看待荒谬的方式不是悲观,而是乐观时,他就比他所推动的巨石更坚强,他就超越了命运,他就他妈的赢了!
甭管你赞不赞同,反正加缪是凭这个调调儿获得诺贝尔奖了。
OK,那作为我们普通人呢,怎么战胜命运的荒谬?我认为起码你得找块“大石头”来推呗!石头小了不行呀——容易推的就不叫战胜了,整天拿个玻璃弹球上山顶,然后下山,循环往复?看不见抗争呀!就没法赢了。
最终我发现,虽然咱推不动哲学、科学、数学那些超级大石头,但可以参与参与推推“艺术”这块大石头嘛!我坚信伟大的舞蹈家皮娜·鲍什那句话“我恐惧,所以我跳舞”,就是针对命运荒谬的有感而发——你看她还有句名言“我不在乎你怎样跳,我在乎你因何而跳”——都是解释她跳舞的出发点,在她语境里,舞蹈只是武器,而对抗荒谬才是目的。所以,我虽然不会跳舞,但我可以看你跳呀!我可以解读你的抗争方式啊,你拉屎我吃屎呗,虽然营养丧失了很多,但也比饿着肚子强呀,最后做为全世界西西弗中的一员,你通过你的方式赢了,我跟着搭把手,至少参与了这场胜利。(顺便说一句,我开了家下午茶,在著名的南锣鼓巷,就叫“皮娜·鲍什下午茶”。)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著名的黄不靠谱黄章晋同学(又称魔鬼教官)给我微博发来评论,“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都是作用于同时代的人,都是建立在习惯认识体系之上的多巴胺对神经系统的欣快感。”
嘿!大错特错,我认为错的真是命中核心呀!这么精准的错误真是难得一见~
古典艺术肯定是多巴胺对神经系统的奖励——因为“赏心悦目”嘛!但当代艺术,很多时候不仅仅不是多巴胺的奖励,刚好是对神经系统的惩罚呢!简单例子,上海现在正举办草间弥生的展览呢,怪婆婆把圆点的世界弄得山崩地裂的,(真巧,我微博和微信头像,都是该老太太的作品),无数密集恐惧症的人看得撕心裂肺呀!抱歉,草间弥生根本不对传统意义上的“美”负责。
你可以随便现在点开视频网站,搜索一下皮娜·鲍什的《春之祭》,我靠,一炮双响,你既可以看舞蹈,还能听到斯特拉文斯基这首堪比噪音的音乐。谁要是凭直觉就认为这舞蹈美妙、这音乐动听……我一定认为丫在说谎!
当代艺术之于古典艺术,就是非欧几何之于欧式几何,就是相对论之于牛顿力学——都是超越了日常体验的东西——人类日常体验只能体验到“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苹果只能往下落”,谁能想象出妈蛋的两条平行线开始相交了?!苹果不砸脑袋上而是可以满天飞舞?……对不起,非欧几何和相对论就是探讨我们日常绝对无法体会的那些东东的。
但牛逼的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走到头了,就一定会出现罗巴切夫斯基、高斯、黎曼等一票人开创新天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走到头了,就一定会出现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等一票人颠覆世界;而达芬奇用《蒙娜丽莎》把文艺复兴走到头、莫奈用《睡莲》把印象派走到头时,毕加索带着一批小弟以《阿维农少女》开创立体派,直接把古典绘画给玩残了……别急,杜尚在后面等着用“现成品”捅立体派的菊花呢,至于蒙德里安、安迪沃霍尔等诸多伟大天才都在各种跃跃欲试,探索着“艺术”这玩意儿的“本质与边界”……
滚滚向前!
永无止境!
现在各位明白了么?我想说的就是,无论非欧几何、相对论还是毕加索那些斜鼻子歪眼睛的画,都不对我们的“日常体验”负责,或者说,用“日常体验”来评判它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你们丫在骗人!你们丫在扯淡!你们这些数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TM是大骗子!
只不过,因为现代教育的普及,我们知道,肯定高斯和爱因斯坦不是骗子啦!不但不是骗子,在学校里还得学习他们留下的知识呢——可是,似乎美学这件事,尤其是当代艺术的判断方法,除了专业美术学院,都不教。
但我总觉得,对于我这样智商平庸的普通人来说,思考点美学问题可比其他那些有用得多。我做生意会四则运算就够了,我开汽车会油门刹车就够了,唯有当代艺术,能够给我日常充满真正的、无穷无尽的挑战和乐趣。因为评判当代艺术的方法和角度,超越了我们的日常体验,不再是“简单审美”,而是充满挑战的“复杂审美”,可以有很多“方法论”来衡量,经常是短时间内无法达成审美上的共识——这种乐趣,就和“谢耳朵”与莱纳德一样,会就一个物理难题争论不休,很可能数年甚至几十年之内没有答案。
这时,再回到“小彩旗在春晚的四小时旋转是不是当代艺术”这件事,你就知道探究这件事,是一件多么好玩的“西西弗推大石头”般乐趣了。我和好朋友们争论一晚上,仍没有最终结果。羊小倭老师因为我在春节期间问了他这个问题,他整个春节都在巴厘岛没过好,天天搜索资料,用心思考……噢,对了,如果你能像他一样,通过购买当代艺术作品,赚个几千万,倒也是额外的小奖励呢。
嗯,我想我说清楚了喜欢当代艺术的原因吧?找一块巨大石头去推,穷其一生也推不完,推的时候充满挑战与乐趣,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