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西脑图死磕侠·20240217·网状的知识】
1、世界上所有的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网状的,如果理解这点,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如果没理解这点,设计的产品有可能出现纰漏。
2、举个例子,你是独生子,但现在给你的大脑中装入信息,说你还有个弟弟,如果你认为这是个简单信息那就错了。比如,同事问你,你弟弟几年级了?他在哪里上学?他学习咋样?他和你的关系如何?你有他电话吗?我敢保证,不出5个问题,就能当场给你问傻了。
3、这个信息看似单纯,但其实背后是一个极为庞大的信息网,中间但凡有一个问题你回答不上来,这个网络就会崩溃。而你要“真正拥有这个弟弟”,你就必须掌握浩如烟海的信息。
4、再举个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电视剧《潜伏》,我可以断言:余则成和陈翠萍假扮夫妻打入敌人内部的故事,全是编剧演绎的,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5、余则成是国民党高级谍报人员,他投归我党后,我们给他“选配”了妻子翠萍,我相信他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把信息掌握得滚瓜烂熟,因为他有过这样的专业训练和很好的职业素养;但翠萍是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对信息的把控和临时应变,都显得力不从心,而这种能力的训练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6、另外,他们不是简单在大都市里租房生活的新婚夫妇,他们住的房子是中统天津站配给的,他们四周密布眼线,余则成每天要和这个世界上最诡谲、狡诈、凶狠的一帮人共同工作、生活,即便他不露出马脚,翠萍一定会暴露无遗。
7、不要说站长吴敬中,老敌陆桥山和马奎,更有一个特务就被安插在他家隔壁,即便晚上的时间也不忘监控;当然还有那些站里工作人员的太太们,表面上祥和不过问业务,但她们肯定比一般人要敏感的多,吃饭、打牌、逛街,与她们产生的接触点越多,翠萍暴露的可能就会越大。
8、假设,余则成和翠萍参加单位组织的盛宴,所有人都在,突然有人问起他们结婚的情节,更细的不说,单就是大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就极有可能暴露,而则成和翠萍同在现场,穿帮的可能性更会加倍。婚礼举办的大时间、小时间;举办的大地点、小地点;参加婚礼的双方家人等,信息点无限多,引爆点就无限多。
9、那么如何才能稳妥的经受考验呢?或者说编剧如何撰写才能合情合理呢?也许一个“倒钉子”法则能起到作用。给老余安排个志同道合的妻子,他们共同生活很多年,对双方的信息都了如指掌,且现场应变能力极强,双方都加入了我党的秘密组织,对党忠心耿耿,只有这样的余则成和陈翠萍才有可能在魔窟中侥幸生存下来。
10、世界上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网状的,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理解这点,《潜伏》情节可能会更符合人情常理;如果不理解这点,知识就没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