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读的书
我们要背叛多少曾经,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这本书里我喜欢的第一句话。
开始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当我晾晒完洗衣机里的衣服,当自己洗完一头的头发,用的是三合一的薄荷味洗发水。发现一个脏兮兮的洗面奶,包装完好。
刚好,我需要,虽然它已经过期一年。
今天是个天气有些阴凉的星期六,小可去了学校。周末补班但自己请了假,就是想着和孩子待在一起。
爸爸担心政府会强制我们去上学,但并没有,因为政府压根儿不知道我们的存在。我们家有七个孩子,其中四个没有出生证明。我们没有医疗记录,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里出生的,从未去医院看过医生或护士。我们没有入学记录,因为我们从未踏进教室一步。
这是故事的开头,让我想到家人中的成员。
第一个是家里面有七个小孩,他是最小的,上学学习很好,但一直活在温饱线之下,就是初中吃饭还会饿肚子的那种。
大学毕业后,他挣的工资一直在还成长积累的账单。而他只比我大四岁。
家人中还有一个姑娘,直到高中才开始拥有自己的真正身份,因为她属于超生,连名字都换了好几个,一年级因为总换成长环境上了三次,最后学习没成,高中辍学,她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我说的这个年代,也是属于自己90农村胡同年代,没有出生证明,都是家里生的孩子或者惨一点,送到别人家去养,再或者成为留守儿童,再或者只留下儿童。
高中之前,自己没有留下任何的纸质类照片,哦,我保存了一张,是一张准考证,上面有我的大头照片。
电影·走路
《飞驰人生2》《热辣滚烫 》《银河补习班 》《发财日记》这是最近看的几部电影。
周四,学校停电,工作调到星期六。在家几乎躺着一天,看一部电影《发财日记》,刷刷视频。
下午我接小可,溜达附近的小山,我们并没有往上爬,就在山脚下走了走,看了看瘦瘦的樱桃树,还有片片的竹林。
回来,我们一起走路回家,差不多走了两公里的路,然后坐车,半个西瓜,一根鸭脖。他和我都比较喜欢吃这个零食。
平常没用的东西,关键时也会有作用。
论钢化膜的重要性
手机掉在车前马路上。
也许是我的第六感,回到家找不到手机的那一刻,马上返回车里,但车里没有。
我回家是从车尾处离开的。然后不知道为什么眼睛会瞄到车前方,它确实正躺在马路上。
回忆到应该是我开车门的那一刻掉下的,而车轮也从他的身上碾过,皮肤千疮百孔,内核很强大,还有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幸运还没有人捡走它...
一遍遍默念感谢,然后撕掉破碎的膜,屏竟是完好的。立马又贴上新的钢化膜,然后又重新给它换了套装,感觉依然像个不屈的战士。
习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现在的日子,速度很慢,相对来说,清贫且闲。人生的晦暗难阶段感觉终于已长成曾经,打包严实,不被裹挟。虽不完全恢复力量,却永不会再让自己陷入那样的无力中。
有自己的时间,有自己的娃,有自己的书,有自己的画。就算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好像也是可以的。
我已习惯并且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空间里,或者给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家里。
书一本读完,有时候会一个月,有时候会更久,我一般没什么计划,因为我的计划随时可以变。
画,一星期会涂鸦一幅,也没什么章法。工作给我基本的保障,今天就是可以的。我和狐狸加一起的工资不过万,并且有房贷,一个孩。
生活的那些琐事,依然存在,生活的那些烂,也一直不会消失。但,很多事情,只要不涉及到任何本源,就无伤大雅。
例:
工作里你投入的时间和热情,不算什么,领导说这个好看就可以。你的想法从来都不会重要。
慢慢第二份或者第三份工作就学会了放下,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好看的门墙,老板说喜欢荷花的素材,那我一定不再去找牡丹花,找出荷花素材,他说那张好看那张就漂亮,然后每一步都去确认。他花钱,他是有“话语权”的。
而自己只想花费最少的时间完成这个所谓的工作,多一点点想法都是对自己的伤害。可我觉得不好看,或者不够好看,也不再表达和反驳。
但如果最后做出来很多人说不好看,这个黑锅肯定就是你来背了,对吗?
确实是这样的,只不过现在心态也已改变,这些东西对于自己走的路来说,它一点都不重要,你不必反复去思磨,也不必去在意。
有一批人,他们早已形成自己活着的套路,有人想了解你,有人想打听你,都只为了找出你人生的弱点,去打击你。
他说你不行,却让你做这件事。他每天都说你不行,但他却不辞退你,远离你。他只是想让你自己觉得自己不行,只有他可以“收留”你,让你“感恩”他。
逻辑很奇怪,但请不要上当。
半个西瓜
某天,我买半个西瓜,当天没吃完。他小心翼翼地说下次可不可以少买一点。
两天后,他买半个西瓜,当天没吃完,我给他讲个笑话:
明明就是买个合适多少西瓜再简单不过的一件小事,为什么你还在提醒我,自己却也没有做到。
我们嘴巴碰一碰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实践中,理论有时候并不可行。
很多西瓜小贩半个西瓜起买,而不是你想要多少,别人就卖给你多少。这是我和他都买半个西瓜的原因。
话很容易说出,尤其不知道事情全部经过的情况。网暴是属于第三者的狂欢,它没有任何意义。
生活中的聊天更是如此。话不能随随便便说出,更不能随意指责别人做的事情。做自己的事就是最好的事,当天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
四点半我需要去坐公交车回家,当我看到绿灯的时候,那我就尽量赶上属于自己最早的那班车。如果错过,那也只是再等几分钟而已。
工作中,现在自己几乎不与人交往,更不会与人闲聊。少与人亲近,少说话,也是现在的职场生存法则之一。
除家人以外,一天之中,再无人讲话,但并不是不喜欢讲话。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块很小很小的地方。
公众号慢吞吞的偶尔会更新,画画的也偶尔更新,它们都没有什么战绩,几乎仅仅是我的一厢情愿,一直持续到现在。
晚上我继续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第50页,今天是生命里唯一的某个星期六。
白天去林子家见我妈,她今天休息,精神不错,煮得排骨还是那么好吃。不能久待,下午早早回来躺着。
小可幼儿园,我们上班,在此前,我和小可长期居家四年有余,和我们比较走近的一个家庭,也是同样的模式,他们的年龄和我们一模一样,生活模式都基本相似。
母亲的小故事
法耶常把自己描述成一个讨好者,说她无法阻止自己去猜测别人想要她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无法阻止自己极不情愿地强迫自己做出改变。
法耶是女主角的母亲。
从小到大,姐妹中,家人对我的期望是最大的,因为小时候被认为懂事,听话,独立。
长大后,现在自己成为或者骨子里就是个要躺的人,没有谁教过我人要试着学会满足一下自己,再是别人。或者你为什么想要做这个东西。
他们期望自然是落空的,但是母亲依然是母亲,她一个从没被教过爱的人从不说爱,也更不会说失望。所以我并不觉得她有什么态度变化,她一生对爱的缺失比我应该还要多,她的父母在我的记忆里没有一丁点印象。
我还有学习读书的机会明白一些道理,她这辈子都没有这条路线去丰富自己。
我曾问她为什么小学都没有读完?
她妈身体不好,家里有很多活要干,他哥哥学习不错,所以她就留在了家里,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她没有一丝委屈的口气模样,都是很正常的样子。
母亲手工活并不好,纳鞋底针脚很大,不喜欢做饭,却做了一辈子饭,但是她就是她啊。她没有儿子,年轻时也曾觉得在胡同里抬不起头,自卑,所以要强些,但又有好脾气。
曾问过有没有过想做的事。她笑着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结婚前她有一段时间想学唱戏,觉得是门手艺。
这个女人并没有和我建立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由于小时候和她的分离,但我身上是她的血肉,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记忆里,母亲曾离家出走数次。
长大后才明白一个人如果真想走,应该是再也回不来的。如果一个人想死,也是不会被人发现的。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