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醒看了一篇文章,有点意思。它说死有层次之分。
最低级的境界属于不知生死,例如猪呀那些供人类食用的动物。但是其中也有通人性的动物存在。
第二个层次是“贪生怕死”。以前 我非常鄙视此类人,觉得是懦夫窝囊废,活得不展脱。而它说“贪生怕死”是好现象!人如贪生就会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怕死,所以会悉心照顾自己的健康,照顾好家人健康。这是一种生而为人的责任。人类为了谋取生存,在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中,发挥了智慧和人性的光辉。由于互助而促成了社会的进步,由于彼此的沟通,产生了语言文字与文明,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富裕、更安全。所以,“贪生怕死”乃是为人带来文明和文化的动力。例如司马迁的“贪生怕死”完成了《史记》。《报任安书》中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许多人的安全而自己去冒险犯难,乃至牺牲生命,称为“成仁取义”;这也正是从贪生怕死的基础上,显露出人性的升华。
第三层,超越生死,四层自在生死,作为凡人暂时看不懂。
凡事可简单可复杂,如《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兰彻正在认真教授讲课,结果被教授点名解释“机器”是什么?兰彻答,“机器就是使我们生活便利的工具,例如人们不想走路,于是发明了汽车轮船飞机,不想洗衣服于是发明了洗衣机,就连裤子上的拉链也算”。惹得全班同学大笑。因为他说的是自己的简洁需要。因而被老师骂白痴,后来转身回来的他,被教授问怎么了。他答,东西忘了。教授问,什么东西。他说,四四方方,不大不小,里有目录表格,用以记录文字图画等,有封面或者无封面…教授很囧的问他,你到底要说什么呀?他回答,书。教授说,那你不能说简单点吗?他答 我试过了,你不喜欢。又是哄堂大笑。
看起来搞笑,实则让人反思,人简单点,正气在内,很多事儿就简单了,坦坦荡荡,生死之事也就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