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cant Video | 萌之朱雀

 Vacant - Look 

萌之朱雀

我不想把人物的关系表达的过于简单或直接,因为对日本人来说,很多事情是不必说的太清楚,大家

2021/04/28



河濑直美的影像创作之路是以“私纪录片”作为起点的,她惯用“暴露隐私”与“表现自我”的方式在影像中剖析自己。而《萌之朱雀》作为河濑拍摄的第一部剧情电影,也借鉴了她一贯的用于拍摄“私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例如在虚构的故事中穿插真实的个体生活经历,用记录影像传递私人情感,进而对生命的本源进行探讨。

私与公,虚与实的边界被河濑刻意地模糊,个体经验汇成的生命河流也就如此在暧昧的场域中静静流淌,在蜿蜒与跌宕的书写后,河濑触碰到的是她对于生命的赤诚之爱。




《萌之朱雀》 剧照、1997年


“以一片寂静将我们包在其中”的自然不仅是在《萌之朱雀》里拥有最多表达的隐形角色,更是其他表达存在的基础,而这样的自然是无法脱离其独有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特质来造就的,即想要对在电影中包裹人物与事件的自然场域进行探讨,就一定要回到河濑生存的故乡——奈良去进行一场关于她回忆的漫步。

《萌之朱雀》 剧照、1997年




作为河濑故乡的奈良古都,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区域都被森林与山地覆盖,古都里的人们所从事的工作也大多与农林业相关,这种较为封闭的环境给河濑提供的生存空间无疑是闭塞的,狭小的,但它相比于可以接触到现代传媒的工业化城镇,又是淳朴的,简单的。

 

“我希望观众能够意识到人类并不是一切的中心、我们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环。”

《萌之朱雀》 剧照、1997年



河濑的原生家庭是破碎的,她出生于奈良,一岁半时双亲离异,被寄养在婆婆家中,小学四年级才把名字从駒井直美改为河濑直美,正式成为婆婆的法定养女,等到河濑14岁,养父便理她而去,只剩下与她相依为命的养母。河濑拍摄的绝大多数影片都会毫不避讳地去展示这种拥有创伤的家庭关系。

《萌之朱雀》 剧照、1997年



《萌之朱雀》也不例外,荣介被父母丢在外婆家照顾,孝三在中年抛弃家庭独自消失于乡野当中,这种纠结的人物关系与人物个性都是河濑自身经历在电影里的再现,《萌之朱雀》里的人物都像河濑一样,都需要面对不完美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创伤,但面对这些创伤,河濑却让人物展现出一种理解与包容的态度,例如在《萌之朱雀》的结尾,面对亲人之间的离别,荣介不过非常冷静地同姑母与妹妹握手,一向情绪化的美智也强忍着泪水不让它奔涌而出。在河濑眼里,家庭的创伤是存在的,它构成了影片哀伤的基调,可这样的基调不应该被情绪酝酿成悲苦,它依然是如同自然开败的花果一般有着天然的特性,人物应该去接受它,但更重要的是体会它。



正如增村保造(Masumura Yasuzo)对日本导演的评价那样,河濑“对感伤的爱或者母性的爱做诗意性描写,并将这些东西与山川风光等大自然抒情性要素融为一体,据此磨砺出他们的细腻感性”。

《萌之朱雀》 剧照、1997年



河濑直美曾坦言: “我只是在记录和还原我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生活点滴。”这也直接反映了她的创作观,相较于很多喜欢把自己个体经验隐藏在影像背后的导演,河濑更偏爱直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剖开给观众看,她毫不避讳地在影像中“夹带私货”,把自己的灵魂写进每一个镜头里。



《萌之朱雀》 剧照、1997年




《萌之朱雀》作为河濑最初所拍摄的,也被公认为其所拍摄过的最出色剧情片,自然而然地继承了河濑的理念,在一片绿意当中,奈良古都沉淀千年的温柔,破碎家庭里动人心魄的纠葛,以及影像形式的变化都成为了河濑用以穿越公私边界的武器,她把最本真的情感化作利刃,割破了一层又一层强加在电影上的束缚,河濑即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她的诗意表达,就像《萌之朱雀》里的人物一次次地穿越那条深邃的隧道一般,在路的尽头,河濑抵达的目的地是生命,是爱。





河濑直美(Naomi Kawase),1969年出生于日本奈良县,毕业于大阪照相专门学校电影系,日本编剧、导演、制作人、演员。1996年,执导个人第一部35毫米的剧情片《萌之朱雀》,而她也凭借该片获得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新人导演奖。2007年,凭借执导的剧情片《殡之森》获得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创作者:罗泽洋

屋檐下创造历史,以及活着的人;现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



Vacant

Stay here with vacant,设计与美好的一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