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大家一起读书百遍,《太上感应篇》完成100遍诵读。今年暑假,孩子们读书千遍诵读,再一次读这篇经典,最大的收获就是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主要教人行善积德。学习这部经典,是希望孩子们从小内心就会有一个底线,明白应该做什么事,什么事不能做。一个有敬畏心的人,一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今后的漫漫人生路上会走的比较安稳。
孩子们学习经典的目的就是趋吉避凶,希望他们明白这辈子要做一个善良有原则的人。学习“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孩子们明白,自己不应该采摘别人家没有成熟的葡萄,不属于自己的物品不能动。
孩子们之间有矛盾,他们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来解决。一个人收获别人的帮助要有感恩之心,要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念怨不休是说,虽然受到了别人的侮辱,也只是责备自己的德行薄、功德浅,不能够感动他人;因此更应该要积德累功,决不会去怨恨别人。
孩子们回忆同学们之间交往的过程,过去她曾经帮助过自己,怎么能因为一点矛盾就和她不说话,还是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今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学习她的优点,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恶的报应,就如同影子跟着身体一样;人到那里,影子也就跟随到那里,永远都不分离啊!孩子们对这一点理解最深,相信他们以后会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个善良的人。
孩子们年龄差距大,学习《太上感应篇》内容不同步,但是学习的方法是一样的。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把《太上感应篇》背下来,还要把它内化成孩子们自己的信念。
读书已经不仅仅为了学习知识,读书还为了修身养性,现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修戒定慧。儒家经典《大学》里面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一个能够安静读书的孩子,才能有一颗安定的心。当他眼睛看着书,嘴巴读着书,心里想着书,耳朵听着书,手指着书,六根都射在书上的时候,他读书有了方法,可以安定,自然就会获得智慧。
重温经典,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相信一个自律的人,心中善恶之别的孩子,他会影响自己身边的人做一个有原则,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我们的孩子们未来也会影响他周围的人,影响更多的人,做一个明辨是非善恶的人,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和谐,生活也会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