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三面相

《电梯》

肠道吞吐着

即将消化掉的果实

门随机吃掉

不同姓名的人

漠然的果实们奉献着营养

为了数字终点

而肠道的梗阻

使得漠然的果实悬停

果实的惊恐来自

已逝和未知上下两个向度

这疯狂的吸收运动突然休克

果实开始聚拢

并产生微妙的情感

获救的瞬间他们相拥而泣

产生了兄弟般的情谊

肠道恢复蠕动

他们被分化排出

最终还原成一颗颗

被洪流冲走


我理想中的诗歌,有三个面相。第一,诗歌本身,也就是由语言组成的表象,这层表象,是最外层的壳。第二,以上面诗歌为例,题目叫《电梯》,但是内容完全没有涉及任何电梯元素,那么,本体其实是电梯,(现实)喻体是肠道。这就需要读者将诗歌本体还原,也就是说,还原诗中的现实。这样,喻体本身承载了一部分诗歌的意义,但这层意义是非内核的意义。第三,诗歌通过情节的发展,暗喻出最内核的意义。这就是这首诗最终要表达的。

一首诗,就分身出三首,说出来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内容,被巧妙隐藏起来。这就形成了两种张力。

首先是多和少的张力,海明威的小说有一个冰山理论,说出来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东西并没有呈现出来,但说出来的部分暗示了没说出的部分的巨大。

其次是本体和喻体距离的张力,说月亮像圆盘,因为其二者有共性,一,圆,二,亮。本体和喻体其余的差异性越大,则其效果越好,张力越大。

这三层的关系,像是层层剥开的橘子,你只能看到橘子表皮,言。内在的需要读者自行打开发现的部分,非言。

诗也因其三重性而变得立体,仿佛打开了诗歌的三维世界,扩宽了诗歌所能承载的容量。一首诗就像一个口袋,能装进去更多的东西。而从读者的体验来说,诗变得耐咀嚼,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领悟和参透,更由于其另外两层的隐藏性质,产生解读的多义。

用较少的篇幅,呈现较大的内容,用较短的时间,折叠更多的时间。这样就增加了时间的浓度,使得读者的这一段时间(阅读),增加了时间密度。也就是,增加了读者的生命。这种增加,其实就是存在意义上的增值,区别于快餐式的文化,其内涵是折叠而非展开,是提纯而非稀释,是增亮而非调暗,是叠加而非挖空。

如果说,内在的东西是骨,外在的表象是肉,没有肉的骨,就是骷髅架子,不称之为诗,只有肉没有骨,就是纯粹感官,没有思考的余地。

钱钟书先生说,诗分唐宋(见《谈艺录》),宋诗注重理路,用典,并在评价上,不弱于唐诗,唐诗是一个人的青春期,激情澎湃,自有动人处,宋诗看上去平实,没有唐诗瑰丽,但是引人深思,在容量和技巧上,更胜一筹。

宋诗就像一个人的中年,抛开了表面的繁华,更注重平淡之美。我想,现代诗也需要一个中年,也许这才是真正迈向成熟的道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月依旧笑春风,花开柳绿人不同。 又是山花烂漫季,故友再渡换新朋。
    悦溪小Q阅读 186评论 0 0
  • 2016,12,30 这句话其实在坊间非常流行,甚至,会成为一定圈子内的“政治正确言论”: 有钱了不起啊? 某种意...
    轻寒翦翦阅读 361评论 0 0
  • 2016年8月24日, 四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随着管理办法的推出,也意味着网贷...
    Kroses阅读 309评论 0 0
  • 大家好,我是小台,今天,让我们接着一起来了解“中华历史与未来”。 中华觉醒: 清朝内部开明的官员兴起了一场旨在...
    佳人怡然2010阅读 9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