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并理性地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其困难程度超乎想象,以至从人类整体来看,理解并接受这个现实花费了将近2500年——从第欧根尼到凯恩斯。谈谈你对“资源稀缺”的看法。
“资源”原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关于个人的资源,我想是指我们每个人自身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说到个人资源,通常我们会联想到金钱,地位,人脉等等。
资源是稀缺还是丰富,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资源。
资源如果不能被使用,还不能称为资源,只是物质而已。所以资源还取决于你如何利用它。
我记得第一次被一位朋友使用物品的态度震惊,她每次出门,车子的后备箱里始终带着一个破旧的小推车,就是那种大妈买菜用的那种。说它破旧,毫不夸张,袋子身上有好几个大小不一破损的洞,颜色也开始褪色,可是朋友对待它依然是非它莫属的感觉,从不会因破旧就嫌弃,每次拉着它,都会由衷地说,对亏有了这个小车,省了多少力气啊。
我从震惊到反思自己。使用一件物品,可以如此极致发挥物品作用,那么这件物品称为资源,拥有了远高于它本身价格的价值。
我看到自己家里无数的物品躺着接灰,几年前买的单反相机,一共出镜不超过20次,拍的照片加起来不足1000张,于是我开始重新认识我所拥有的物品和我使用它们的态度。
由此,我不断升级自己的观念,用使用频率,产出价值去衡量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我不再纠结一件物品的成本有多高,而是我利用它能够节省多少时间,带来多少提高,产生多大的价值。一本书反复读,每升级一个观念,就升高一次价值,所以买书时,我不再为了折扣力度不够去等待降价。我也不会因为iphone手机价格太贵而纠结买还是不买。如果是能够带来便利,提高效率,产生回报的,我会毫不犹豫地下单,然后极致使用,挖掘出它的最大价值。我把这种购买定义为投资而不是消费。
因为看待物品的角度不同,我也升级了断舍离的概念。再精美的物品放着不用,对我来说不仅一文不名,而且占用物理空间,浪费清洁保养的精力,也占用心理空间,所以我会毫不犹豫地断舍离。因为有了断舍离的意识,在购买物品时,也会非常谨慎。
看起来浪费的行为其实是节俭。
这样的资源观让我摆脱了资源稀缺的束缚。我所拥有的资源都是发挥了最大价值的资源,我会觉得自己很富有。即使当我没用某种资源时,我也不会觉得难过,而是积极寻找可替代的方案。
例如:当我有车可开时,我觉得开车便捷,为我省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汽车就是我价值很高的资源。当我没车可开,我会选择专车/地铁/摩拜/步行。对我来说,专车/地铁/摩拜/步行的资源也是发挥了最大价值的资源。
所以我并不会觉得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