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与两位很久没深聊的朋友吃饭。我们曾经有个“热恋”时光,三家三个孩子,同一所小学同一个年级,三家住在附近,整个小学几乎都玩在一起,暑假也结伴旅游。后来,三个孩子上了不同初中,渐渐地就联系少了。高中三年几乎没有一起聚过。
在我这边,儿子高中三年青春叛逆,昔日的学霸成了厌学的“问题学生”,因此,我刻意跟他们保持距离。毕竟,A儿子高中考的是名校,从小就好胜心强,成绩优异。B儿子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高中也风平浪静。
今年高考成绩揭晓,A录取到东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B上专科,读了智能物流。我崽走了艺术路,选择了复读,三个从小长大的孩子走上了不同的路。
大概是我放下了所谓的面子,才会有昨晚的聚餐。三个妈妈时隔六年再坐在一起聊孩子。彼此都坦诚相待,才发现每个孩子成长的背后都有令人深思的故事。
A的高中三年,也不非顺顺利利。高中时谈了两场恋爱,一度跟父母闹得离家出走,高二时曾一个月时常不去上学,第一任“女朋友”有轻度抑郁症。A妈和A爸伤透了脑子。但A妈是个智慧妈妈,她开始自学心理学和家庭教育。通过改善与老公的关系,疗愈了孩子。到高三时,孩子就完全进入了学习状态。
B小学初中,就不是一个让父母省心的孩子,调皮搞事,老师眼里的差生。B爸是二婚,B妈跟继子和婆婆关系很僵。B帅气高大,通过体育特长勉强上了一所普高。父母只好在学习上放低要求,只求孩子不被开除,顺利毕业。渐渐地,B妈的婆婆对她认同,继子也走近了。B虽然学业一般,很有商业头脑,据说高中就通过推荐拼多多等APP而赚钱了。现在谈了女朋友,而且还是个学霸。
三个孩子,曾同一段路,却是不同的成长,现在又走上不一样的方向。真不知10年后,又是怎么的呢?但不管怎样,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跟家庭父母的改变有着深切的关系。
想起那句话:
改变不会发生,除非他遇到深深的爱;改变不会发生,除非他遇到深深的理解;改变不会发生,除非他被允许不改变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