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与不可知

  现在万事都好研究,古人的器物、古人的诗词。似乎研究出了万种豪情,万般情绪,可我认为不可全信。

   李白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总有人研究这友情多深,似乎千言万语说不尽,研究出来却是情浓深处、友比金坚,可也许,他俩之情,并不算太深,就好比我写的:几处清风归故里,一江秋月入乡中,可能有人看着连清风都想归故里,秋月都想入乡中,似乎是思乡情重于山了,可实际上我没有半点思乡,或许李白当年与汪伦的情并不是所谓的那么深,又或许,并不是友情。

    研究着,也总有遗漏的,就好比“咬文嚼字”里的,贾岛与韩愈改字之事,千古流传,有人研究改的妙,也有人研究着“敲”不如“推”了。各有各理,听着好像都对,那对错之分,却只不过是相对之言了。所以许多许多事,研究研究着,就成了二次“推敲”争论了。

    有时候主观臆造的固然存在其道理。研究的事、物等,每个研究都好像有证有据,细瞧着,主观臆造成分还是太多,毕竟回不去古代,所有的臆造都是相对而言能令人所信服的观点罢了。就好比“神”,令人信服的不一定能全信,古代总有人信神,现在信的少了,也不能说不存在,也许有时候一个劫富济贫的侠客会被贫的人认为是神,一点点的流传,神的传说又存在,神不过是一个种类的代言词罢了,至于存不存在就不得而知了。

    也许有人说我这是不可知论,可我却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不可知论的基础上,我是可知论者,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有是绝对的。我所谓的可知与不可知,是在一定情况下相互转化的,主观臆造不了事实。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当发展到了极致,以后的我们科技是否可以达到返回时空的地步,或许那时候我们才能一探古人的事物,看看究竟是“可知”还是“不可知”。

    写到这儿,或许有人认为我是诡辩论者,诡辩论,我向来是不为推崇的,当时间流逝,我们变成古人,现在变成历史,那后来者对我们的研究又将怎样?

    了解一个人,就好比探索一个宇宙,我们发现的星球越多,就知道我们对这个宇宙的探索就还差的越远。

    可知与不可知,关键在于探索、研究,寻求可知与不可知的过程,是一个循环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以上言论不针对任何人或事,仅为个人想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立”是建始的意思,“冬”甲骨文写作(图一),本义是纺线的结束,后来用以表示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 篆文写作(图二)...
    如月蒙纱阅读 4,490评论 0 0
  • 坚持原创分享第56天 英国的科学家公布过一个实验: 她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廉价的植物生命力...
    宛如初夏阅读 4,640评论 0 0
  • you know what I mean, 有时候梦境比现实更美好。 不是有那么两句可以这样那样说么: 与其生活在...
    oo上海阅读 1,170评论 0 1
  • 都说治疗失恋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一段新的恋爱……爱上另一个人…… 那一天是她们的纪念日,可惜不再需要纪念了,佳佳约...
    柳桃小姐阅读 3,003评论 0 1
  • 自打小米5X发布之后,热度一直处于榜首不曾下。其原因想必买到手的米粉们都知道了。 关于小米5X外观上不多说什么,关...
    晓知IT阅读 1,80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