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同事说起她老公单位有几对很早就退休的职工,当年刚退休的时候,卖掉自己唯一的房子,带上积蓄和工资卡,奔赴儿子、女儿的家。钱给了孩子买房子,工资用于一家老小的支出,两老则尽心尽力做家务,带大孙辈。整个一对掏心掏肺付出还要倒贴钱的保姆。
如今老人们都快七十岁了,孙辈带大了,不需要人照顾了,而自己手脚也不灵便了。如今不但没有了利用价值,反而需要人照顾了,自然没有以前吃香。于是不讲卫生,手脚慢做事不麻利,种种缺点,就暴露出来。感觉到被嫌弃的老人只好返回老家,可是唯一的房子已经卖了。想回到老单位来申请职工宿舍又不符合条件。1000多块钱的工资也不够在城里租房,只好在厂子旁边的农村里面,租了个便宜房子,自己再在村子里荒废的田地上种点菜,卖给厂里的职工,勉强维持着生活。
虽然不知道这些老人的儿女究竟对老人如何,但看老人如今的光景,肯定说不上太好。这些老人的情况确实值得同情,但这些都是自己的选择造成的,因为他们当年做出了最不正确的决定,把自己唯一的房子卖了。再爱孩子的父母,都应该给自己留一个老窝。
给自己留一个老窝,是给自己留退路。
每一位带上全部家当去投奔儿女的老人,都是非常疼爱自己子女的人。他们想着趁自己还能动的时候,多帮孩子做一些,也许到自己老的一天,孩子会看在自己付出那么多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
这些老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在儿女的家中操持着一切家务,大事小事都帮孩子打点,但是他们忘记了哪怕是自己生的儿女,相处久了,都可能会发生矛盾,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媳和女婿。老人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子女,自然把儿女的家也当作自己的家,也会想在家中当家作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庭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
如果老人给自己留一个窝,在子女的家中过得开心咱们可以多住一段时间,不开心的话就回到家里过自己的生活。有退路的生活,可以避免那种在发生家庭矛盾时,那种我为你倾尽所有,你却如此对待我的不甘心、失望的心态。
给自己留一个老窝,是给自己留底气。
养儿防老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传统观念,但孝道的教育在独生子女的身上已经很微薄。要一个已经习惯于父母围着自己转的人,有多少心力去想父母需要什么这真的是一个难题。当然也有很多孝顺父母的独生子女,但是这种投奔子女而去的老人,他们的孩子大都是在大城市生活,很多实际上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如今大城市生活竞争压力大,生活成本也高,为生活奔波的子女,很少有时间陪伴父母,要想尽孝也是有心无力。
如今网络上有很多文章,教育老人不要寄希望于养儿防老,要尽可能走社会化养老这条路,但是老了住养老院也是需要钱的。自己留着一套房子的老人,在准备去住养老院那一天,底气总是要更足一点。
给自己留一个老窝,是给自己留个家。
我们的社会非常重视亲情,父母为了子女可以倾尽所有,但这样的爱太过于浓烈,以至于没有边界。很多老人不懂儿子的家是儿子、儿媳的家,女儿的家是女儿、女婿的家,自己和老伴的家才是自己的家。
很多老人认为我儿子是我的,儿子的家也是我的;女儿是我的,女儿的家也是我的,非要在那个家里面当家作主。很多时候弄得自己孩子的家庭矛盾重重,都不知道反省。
尤其是有些当婆婆的,非要在儿子家里称老大,把儿媳妇当外人,弄得儿子家里鸡飞狗跳,最后干脆离婚。
如果这些老人给自己留一个窝,大多数时间在自己的家里住,少部分时间去自己的家里做客。这样比硬要去儿女家里当家作主要好得多,也不会被子女嫌弃。
也许有人说,明明能帮得上孩子却不去帮忙,这样岂不是不好。但我们中国父母的现状是做得太多,已经把孩子该有的历练,该有的成长机会都已经埋没了。其实孩子永远比你想像得要能干得多,给自己留一个窝,尽可能照顾好自己,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帮孩子,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