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财富限制观念&家族心性传承

假期结束,昨天我跟先生打车到机场登机。接连被取消了几个顺风车订单,最后先生以高于顺风车费用两倍的价格包了辆车,一路上还跟司机相聊甚欢。

他的观念和做法让我很受启发。过去,我们看似“虔诚”、“热衷”般去做了一些捐献,此时看来却是刻意造作。真正的给予心、好施心,需要在真实的心念间,观照到是否有悭吝、不舍得、怕吃亏的夹杂。

我们总想省钱的背后,不就是恐惧“钱不够用”以及怕给出去的太多,自己会吃亏吗?钱花的如此拧巴、为难,接受到这份金钱的人也不会喜悦,那我们给出去的是什么呢?回馈到我们自身的,不就也是为难、拧巴吗?

这样的财富信念,又怎么能感召来到丰盛富足的金钱呢?

明天正式开学,今晚我在办公室做准备。正忙着编辑公众号,学生小肖突然来“讨要”(当时我的感受)英语点读笔,上个学期开始不见了。天知道我上学期压根没再管过他们八年级的娃,课都是分开上的,点读工具我找了学生课代表来负责。他如此一问,在我看来就是很受屈,实在不关我的事儿。寒假一过,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无法再去查证。

当时的我觉得他是在把责任推给我,这锅我可不想再背了,整个人被搞得很生气,又很委屈不平。回到宿舍,先生陪伴我梳理了整个过程,再回溯到相关类似事件的触发点。

08年的春节,父母当时带着“逃难”的心,惊慌失措拉着我躲在大舅家的农场过年。我闹腾着回家,母亲对我失去理智的破口大骂,“扫把星”、“害人精”……唯恐会因我的“任性妄为”会给他们带来灾祸。

自此,这个标签贴在我身上长达十几年。遇到事情,我总是把别人的过错接过来,觉得是我的责任。自我评价感极其低。

我看到自己的界限感不清,所以才会产生这么多的“愧疚”与“不配得”。长期如此,生命才会越来越不做主。

转身.破格.拾阶而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