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民宿还值得投资吗?
年轻人投资做民宿在过去十年是较为流行的创业方向。尤其在过去三年中,海外民宿呈现井喷式增长,但今年爆发疫情的持续使得许多民宿产业濒临破产。而乡村民宿,却成为了疫情之后的黑马。
疫情压抑着人们的旅游需求。在目前出国游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周边游成为了民宿发展的新风口,这使得乡村民宿可能成为疫情之下旅游业中最先恢复的产业。
乡村民宿复苏的重要前提是:当地的乡村民宿一般为独立院落,人与人接触较少,其独有的隐私性也能为客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比起酒店住宿是一种更为便捷安全的住宿方式。
实际上,早在疫情之前,乡村民宿就成为民宿发展中的潜力股,其中以台湾的民宿最为优秀。早在2011年,台湾的民宿产业就已经接纳了183万旅客,而大陆到2017年才基本达到这一数量。 经过20年的发展,休闲农业在台湾已相当成熟。目前台湾已经有1000余家大规模的旅游农场,这使得休闲农业和地方特色民宿巧妙融合,使得乡村民宿成为台湾旅游的门面。
是什么使得乡村民宿得以发展?首先,台湾的民宿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台湾在2011年颁布了新的《民宿管理办法》,规定民宿必须位于风景特定区、观光地区、国家公园区、原住民区、偏远地区以及离岛地区等,甚至有的区域规定为“非都市土地”,这些都为台湾的乡村民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乡村民宿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台湾90年代的经济“滞涨”现象。大批高级白领、文艺工作者、设计师等群体纷纷从城镇来到了乡村,对其进行了一场“社区再造”运动,这些高素质群体很多都留了下来都成了民宿主,这也就是为什么台湾的乡村民宿,能表现出如此不同的姿态的原因。最后,台湾较早的经济发展和长久以来富裕形成的精神充实使得本地人具有“内在消费”意识。这便意味着,不仅外来游客愿意来到当地体验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当地人也愿意来到“不是旅游景点”的乡村进行深度旅游。
疫情的推动使得中国乡村民宿站在了新的风口之上。然而乡村民宿的发展固然需要肥沃的土壤,其是否能够蓬勃向前还要看当地的生存环境和适合市场的消费观念。然而,许多周边游的地点,大多位于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乡村。据Airbnb的数据显示,相较于标准化、连锁化的品牌酒店,以单打独斗模式谋生的民宿业受到疫情影响更为严重。
单体量民宿不能把艺术文创、家庭亲子等多种元素融为一炉,而集群着陆,这一切则得以实现。城市的民宿集群更像是连锁酒店的仿制,其作为民宿的“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综合性体现在集群能够有效融合多个产业,并提供丰富配套的产品。
例如,“迪士尼+民宿“已经成为了许多城市民宿发展的风口。早在2016年,上海迪士尼的日均接待量就已经近3万人次。为了合理安排人流量,上海“首个城市民宿集群”诞生,这是民宿集群化的经典案例,它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城市的旅游功能。另一方面,在疫情之后,人们对住宿环境的健康卫生的关注将提高到最高水平,民宿的品牌化和连锁化,将提高消费者的信任,这将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民宿行业的升级。
今年全国高考时间延后一个月,与中小学校的暑期相撞,导致今年暑假时间相对集中,暑期出游和民宿预订迎来集中爆发。7月20日,木鸟民宿对外发布《2020年暑期旅游民宿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截止到19日,7月平台订单数据同比去年增长13%,环比上月增长超50%。由于环境好,空气好,乡村民宿订单量占比超过45%,在疫情下较去年同期依然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乡村民宿的未来不只是民宿,而是乡土之美、田园之美,更是地域文化之美。因此,乡村民宿要与乡村建立更强的共生关系,共同进行乡土记忆的保护和展现,共同进行本土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休闲化,共同推进乡村环境和设施建设的改进,共同培育未来奢华栖居的发展史。